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总不及经济中心出名吧,说起加拿大首都,很多人都以为是多伦多或温哥华,却不知道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渥太华(Ottawa)才是首都。而渥太华,于我算是故地。
那时独自带着老大住在这座城市,她才五岁大。我们母女也没有车,长长的一个冬季里,我们活动的范围大多只在我们居住的Bayshore附近,很少到城市的中心地带。
这几年的暑假,孩子们总要到加拿大,不是蒙特利尔,就是魁北克。这一次,她们说要来渥太华。我们仨一路开车向北,两个孩子头半程呼呼睡,后半程放声高歌,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倒也没觉得特别累。
抵达之后,她们姐妹照例最最喜欢的,是酒店的那张床,一躺下哪儿都不想去。我一直偏爱的万豪酒店,床上用品之质量好时有名的。我这么多年住成了黄金会员,每到一处都有礼物,有位置最好的房间。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出去度假最盼望的就是住酒店。
次日照例去国会山。三栋哥特式加拜占庭式的庞大建筑, 分中央区、东区与西区,是目前加拿大政府及参议院的所在地。国会大厦居中,与渥太华河畔一系列石砌铜顶的古老建筑参差耸立,组成渥太华乃至整个加拿大的象征
国会大厦初期建于1859年,但不幸这栋壮观的大厦毁于1916年的一场大火中;之后新的国会大厦又在原地按照同样的样式重建,并于1922年完工。国会大厦中央耸立着著名的和平塔(Peace Tower),和平塔高达90米,被誉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国会大厦中最高的建筑,和平塔包括一座4.88米的四面钟以及53个铃铛组成的定期演奏的钟琴。
从前隐约听人说,加拿大建国之初,在确定首都的问题上颇有争议。五大湖地区的经济重镇,东有蒙特利尔,是法语区;南有多伦多,是英语区。无论选在哪里,总有一方不满意,于是便选定了居中的渥太华,以示不偏不倚,两种语言都是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两方的百姓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传说也好,八卦也好,这种故事恰好说明,这个城市是英法殖民者的终点,也是加拿大今天走向世界的起点。
我最喜欢的,还是位于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中心的长明流火台,为纪念加拿大建国百年而建,点燃于1967年的除夕夜。台座四周雕刻着加拿大各省的徽章,及它们先后加入联邦的年份。 水火原本不相容,在此处却相生不灭,意味着不同种不同文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的和谐共处。
自这几栋庞大建筑物的重修工程数年前开始启动,国会大厦内部的参观讲解也暂停了。据说整个工期长达十年,周围的人行道路因此不断被调整,我都差一点儿糊涂了。
带着孩子们下桥到丽铎运河。这一条美丽的人工河不仅是渥太华城市中一道清冽明澈的风景,也至今依然扮演着加东地区商业和战略通道的重要角色。在冬季,这里是著名的“世界最长天然滑冰场”,夏季,沿河的步道是都市里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之一,环境优美,而且清爽干净。渥太华整个城市的自行车道、人行道的建设比绝大多数国际性大都市都完备得多,可见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相当惬意。
这样一个主要靠旅游业收入的城市,正当旅游旺季,在城市最核心的区域,游人也只是三三两两。尤其是在国内呆了一个多月才回来,更觉得这个国家总的来说还是地广人稀。
国会山上国家的恢弘、壮观,与山下百姓的闲散、优裕相映成趣。难怪渥太华的居民生活满意度长期以来都排名北美前列。有了这座城市雍容、平和、宽厚的品格,才有了老百姓世世代代的安居乐业。
乘着小渡轮,我们从国会山到了国家人类历史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到1856年,是北美最古老的文化机构之一,主要收集、研究、保存、展览体现加拿大人历史和其人民文化多样性的各种实物。 最负盛名的是其永久性地展现了加拿大20000年的人类发展史。其实应该进去好好看看的。可老二不能多走太久,我和老大便只在外围略看了一圈。偶遇一个肥大的土拨鼠,光天化日之下愣是什么都不怕,当着我们的面,从容不迫地将花坛里它想吃的花花草草挑出来,啃干净。
我盯着它,如此肆无忌惮,如此放肆,真的很想出手,替花儿们把它灭了。
再乘坐小渡轮回到这头,老二知道我还想去看国家艺术博物馆的,主动提出要陪我去。国立美术馆是加拿大艺术文化的珍藏库,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和世界上一流艺术家的作品都曾在此展出和珍藏。我终是担心她体力不支,决定还是带她回酒店算了。出门渡假,也不是每一个景点都必须走到看到,只要大家都开心就很好。所以她们即便每天赖床不愿出门,我也并不催促。
和蒙特利尔相比,孩子们大约不会很喜欢渥太华。这座城市对于她们来说,有点儿偏严肃,偏正式,不够灵动活泼。而她们眼中的这些缺点之于我,倒是恰倒好处的散而不懒,华美而不喧嚣。如果记忆里渥太华的冬天不是那么冷,冷得除了想哭之外简直没有任何别的念头,我想我会更愿意回到这座城市来,住久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