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习不好,家长就说你不努力,没好好学。细想想,可能不是那么回事。一些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好好学习,可从来不教学习方法,这样孩就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学习,自然学不得法,没了信心,没了兴趣,学的少了,就不容易学会。
我发现优秀的父母通常孩子也会比较优秀,是基因遗传吗?是,也不全是。说是,是因为遗传是一定的,作为孩子来讲,这属于不可控因素,等于你起手抓了一手牌,有好有坏,底牌不是我今天要讲的,我们现在要说的是牌怎么打。
优秀的父母大都自己有从不优秀一点一点变的优秀的人生经验,他们在处理问题,碰到困难,解决困难,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他们允许错误的发生,他们知道量变引起质变。所以,优秀的父母培养的小孩一般自信心不会被打压,父母允许孩子学的慢,因为她们知道神经突触是需要刺激才活跃的,知识一点一点积累才能慢慢的编制起一张小小的网。
小孩子学习好比盲人摸象,今天摸到大象腿,明天摸到大象鼻子,接触的少,搞不清全面,当我们从100个角度了解大象,我们很远就能认出他来。
反之,一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孩自学不会就说孩子笨,小孩子又没有判断力很可能相信自己比别的小孩笨一点,再加上天性好玩耍,玩累了就休息,日久天长,与每天学习又不怕出错的小孩就产生了差距。
为什么找对象要门当户对,当真是前人的智慧,如果两个人认知不在同一层次,生活不易又如何相守一生呢!呀,跑题了。
学习任何一个新本领,一开始都是比较笨拙的,那又何防,不求做好,只求开始做,边做边学。就比如我现在开始写我的一些想法,只是记录我的所感所知,写的可能都是错的,那是我今天的认知,这里将是我明天思想的起点,明天继续升级打怪。
这篇小文是一篇练习文,是今天读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技法,用最简洁最普通的文字把要说的事情说清楚。
写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