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一)
费曼本人是个美国教授物理的教授,据说本人诙谐幽默,段子手极是,有一本《别逗了,费曼先生》出自费曼先生本人手笔,讲述了费曼先生自小到其作为教授后当中的各种有趣的段子,以此来了解费曼本人,既是个科学家、教授还是个活生生有趣好玩我们生活中会看见的会找乐子的人。
下面我来讲讲最近理解的费曼学习法
一.首先要有一个概念
二.理解这个概念
三.用自己的话表达这个概念
四.教授别人这个概念
五.把自己没说清楚的弄清楚重新完整表达
六.别人听懂了,说明你懂了。
大致是这样,网上有费曼学习法的说明和解释,最有名的是《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在最后章节有阐述。
下面是我刚才在了解网友解释费曼学习法时看到的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节选:
我是黄执中,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谈咱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平常在上课的时候,我常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会有同学听完课跑来跟我表示说:“哇!黄老师,这堂课的内容你讲的好清楚啊,我一听就懂了。”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往往会笑着跟同学吐槽一句,说:“同学,你错啦!你觉得这堂课的内容,我讲的好清楚,那只能说明这堂课的内容,我,懂了。不代表你懂了!”
好,我这么说,不是故意要跟同学抬杠,而是要点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懂,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听明白,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够说明白!
换句话讲,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课,他能说到让你懂,那就证明这堂课的内容,你们的那位老师啊,他可是真懂了。
而当你听完之后,如果你把刚才的内容重新换个法子说一遍,你还能不能做到让别的同学听明白?如果不能,那就代表你刚才所谓的懂了,其实只是个假象,刚才在课堂上,你只不过是见识了老师的懂,自己呢,其实还没懂。
额,这一段有点像绕口令对不对?所以,我常开玩笑说为什么电影上有句话讲:“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原因之一,就在于咱们刚才所说的,能让你听懂,不代表你真懂,只代表能说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他懂!
好,那了解了这个观念后,我们回到一开始的主题。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呢?(通过独立思考和开口讲听到、看到的一个个道理、故事和段子来锻炼)
好,直到今天,我都经常会做一种练习:每次看书,当读到一个段落觉得,“哇!这个想法好妙啊!这个观念好棒哦!” 的时候,我都会合上书,然后试着把它教一遍(跳出舒适区),假装你眼前有个同学,他不懂这一段的内容,然后呢,我要说到让他懂,而结果你会发现,“咦,刚才这段书,我明明看的很清楚,觉得很明白,怎么一转头,自己说起来就变得吭吭吧吧、词不达意,说起来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传达出我刚才看书时候的趣味感!”
这个时候不要急,因为这代表你终于体会到,那种真懂与假懂之间的落差,这就是表达的第一个阶段(知道真懂与假懂的落差,但一直处在第一阶段出不来或者不出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个时候,我们重新翻开书,重新把刚才的内容读一遍,“哦~!”你就会发现,原来作者的表达中居然有那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螺丝被忽略了,那可能只是作者的一个小例子、一段小铺垫,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形容词。但只要缺了这么一个小环节,同一件事,你说起来,就会变得很不顺、很不具体、很没意思。
OK!这时候,你第二次把书合上,然后对着那位假想中的同学再教一遍。于是你的表达就会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你会开始真正的理解到,每一个表达的环节扮演着什么样的功用,你会了解为什么有时候要多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有时候要先做一个铺垫,为什么有些词语要特别讲究,才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好,这样下去,你每读一本书、每遇到一个有意思的段落,都要对着那个假想的同学教一遍,然后,那些好东西才会真正的成为你内在的一部分,才会渐渐长进你的身体里。
所以,我要强调,遇到好的内容啊,传统上都是要你把它背下来,但那是没意义的,你要做的不是拼命背书,而是练习教书,只有透过教,你才能真的懂;也只有透过教,你的表达才会生动,而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
最后呢,你就要准备第三个阶段了:分享。我常常在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把我之前练习教过的段落拿出来分享,我多半会说,“嘿,我之前听过一篇演讲、我看过一篇文章,发现有个观点挺有意思。”然后试着用5-6分钟的时间交给大家,每次教的时候,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如果大家被我一教,都频频点头,说很有意思,说他明白了,那就证明我这下可就真明白了。
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很有帮助,因为吃饭闲聊的时候,外在的干扰特别多,所以除非你的内容能够说得有精简又有意思,否则根本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而万一我失败了,反正吃饭嘛!低头跟大家打打哈哈,也就过去了。
但如果我成功了,也就是我能够在5-6分钟内用一个小教学,跟大家谈笑风生,这时候,我就会把它暗暗记下来,这个段子以后就是我上课啊、演讲啊、致辞的时候所能拿出来引用的小包袱。
好了,今天的费曼学习法暂时分享到这里,记得多分享交流自己学到和理解的知识,把他们变为产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