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三国志》,对蜀国亡国的命运,颇为思考:蜀国到底该不该投降曹魏呢?
后人关于蜀国到底该不该降,也颇有不同看法与争议。
先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公元263年,后主刘禅的年号为景耀六年,这年的冬天,魏将邓艾突袭绵竹,突破了蜀军的最底防线,率军长驱直奔蜀国都城成都。蜀国危在旦夕。
是时,蜀国朝中纷乱不安,百姓四散逃亡。蜀国岌岌可危,是战是降,何去何从,必须尽快拿出主意。
当时朝中主要有这样几派意见:一、投奔盟国孙吴;二、向南退逃到少数民族地区;三、投降曹魏。
除了在外的将士,朝中几乎没有主战的声音。因为大家都清楚,当时敌我力量太悬殊了,战争的结果几乎注定就是失败。
就在大家嘈嘈嚷嚷,拿不定主意时,当时的光禄大夫,朝廷的儒学顾问及谋士,大臣谯周,向后主皇帝刘禅详细分析了一番形势。他的一番分析,最终使刘禅打定了主意。
针对投奔孙吴的意见,谯周说:
自古以来,没有寄居在别的国家而当天子的先例。如果去孙吴,必然要对人家伏首称臣。以魏、吴两国的实力,魏国不久就会吞并吴国,而吴国却吞并不了魏国。这样的话,我们就得跟着孙吴再次向魏国投降称臣。与其两次投降称臣受辱,不如只受一次屈辱。
针对退逃到南方少数民族的意见,谯周说:
如果想退到南方,就应该早做打算。这么多年,我们对他们征伐及收纳赋税,那里的人民即贫乏、又怨恨我们,根本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现在仓促之时跑到那里,这么庞大的机构人马,他们不仅供养不起,恐怕还会激起他们的反叛,我们更坚持不了多久。
不能否认,谯周的大段分析,实在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刘禅听从了他的计策,自我绑缚,抬着棺材,率众投降了曹魏。
投降魏国之后,政权和平交接过度,刘氏家族没有多大忧患,50多人继续被魏国封侯封爵,大部分人都得以善终。
成都所在的益州地区,四川盆地,人民得以免遭战争的侵害与涂炭。
不过有个激烈的人物,就是刘禅的一个儿子,北地王刘谌。国亡之日,他悲痛欲绝,先杀死了自己妻子儿女全家,然后自杀。悲壮而令人叹息。
《三国演义》的作者,立场于刘蜀是汉家的主支,视曹魏为阴谋篡国的奸贼,所以惋惜蜀国的亡国,把刘禅塑造为一个无能的昏君,扶不起的阿斗。但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
刘禅自幼身为太子,有国内最高深博学的老师教他学习儒家经典,诸葛亮就是他的老师之一。他并不是没有文化,没有一点能力。
不过,他后期宠信宦官黄皓,听任他参政,确实做出过很荒谬的决策。比如,关于魏军会不会打到蜀都来,黄皓叫人占卜之后说,不会来。刘禅竟然听信于他,没有在都城做坚固的军事部署,这也造成了蜀国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最后的防御屏障。
但一个国家的灭亡,一定有众多因素与原因共同造成。刘禅在位40余年,延续的时间也算够长,不能把蜀国灭亡的责任全推到他一个人身上。
关于顾问谯周的精辟智辩,力主降魏,有人把他比为周作人。意谓文采好、文化高有什么用呢?只不过都是卖国的汉奸。
再看一下当时魏蜀两国的兵力情况。
蜀国人口90多万,按20:1左右的民兵比,蜀国兵力也就不到5万。就算穷兵黩武,按10:1的比例动员,也不过10万兵力。
而魏国人口450万,可动员兵力在20万左右,可以说吊打蜀国。
20:1是抗日时期我党根据地的民兵比,三国时期生产力低,20:1都是高的,30:1、40:1都有可能。
而且,蜀地人对刘蜀政权没什么好感。对内,刘禅的怀柔团结不了人民;对外,诸葛亮的武力统一打不过。
不过,这种分析都是马后炮。造成一个国家存亡有多种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不能把所有罪责全推到一个大臣身上。
难以定论蜀国该不该投降。历史不能重演,只能说它就该那样发展了。“运移汉祚终难复”,纵使诸葛亮在世,也只能“长使英雄泪满襟”,而空留后人“一体君臣祭祀同”了。
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来说,退让也是一种胸怀。刘蜀投降,听起来似乎屈辱,丧权辱国,丢了骨气节气,但对于当时整个的华夏民族来说,这又算什么丧和辱呢。
三国多少年连绵战事,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刘蜀降魏,人民少受些苦难,战场上少死些战士,这样的结果,是令人安慰的好事。
当然,我指的是华夏民族的人民内部纷争与矛盾。若是对外敌国家,如现在一些动辄就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坚毅、勇敢、强硬的立场和态度的。
不过,凡事都是个度。内外到什么度?强硬到什么度?这些都是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没有侵夺,到处充满了鲜花、友爱、孩子们的笑声。希望世界和平,祈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