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犹记客身寄汀洲,登高远望消百愁。
四时不语柳独岸,山雨欲来风满楼。
闭目聆听江起浪,拨弦细审念无休。
师说真空生妙有,静看水底岁月悠。
前几天分享了诗词课上的习作一则,要求是用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写七律。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出自于唐代许浑的作品中,其上句为溪云初起日沉阁,不少人认为该上句和下句比起来过于暗淡,因此很少被人记起或引用。起初,我认为这个作业颇有难度,没想到班上的10多位同学每人都写出来了一首,而且风格迥异。更没想到的是校友无预居然很快写出一串,在惊叹这些作品之时,我更加感受到汉语的奇迹。
汉字真可谓文化史中的奇迹。《淮南子·本经训》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汉字的出现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多年以后,我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了文字之后,人多了一个途径改变宿命了。记得小学时,语文老师说汉字可能会消失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我当时还很忧虑,现在我没有这个担忧了。汉字对中华文化本身来说是载体、是印证,文字可以视为一种符号,所以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身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看到有更多的诗人来丰盈我们的汉语语境。
分享无预的作品如下:
七律 头童童话
(轱辘体,押平水韵十一尤)
(一)童蒙
山雨欲来风满楼,顽童我自有绸缪。
风推树木村边倒,雨涨池鱼路上游。
铁网珊瑚才不识,鱼虾柴火最希求。
欢天喜地回家去,小子哪知老子愁?
注:铁网珊瑚,典故,喻搜罗奇珍异宝。
(二)童子
乌云骤起景森幽,山雨欲来风满楼。
耕地老农呼攚攚,藏林鸦鹊噪啾啾。
飞沙走石刚停脚,跌水倾盆盖过头。
最喜学生不上课,无须撒谎找因由。
注:攚攚,唤牛声。
(三)童生
逃课忘形缺预谋,惨遭败露局难收。
校规争抵娘垂泪,山雨欲来风满楼。
脚下踟蹰頻发颤,心中忐忑咋胡诌。
一时血喷三千尺,不上清华砍我头!
(四)童试
儿时总觉日悠悠,倏忽高中就到头。
独木桥边千匹马,过河卒里几行驺。
考题初展眶盈泪,山雨欲来风满楼。
汗滴书如禾下土,夏天之后是金秋。
注:
1.过河卒,有几层意思,没有退路、破釜沉舟、步步为营。但在潮州方言中,卒过了河那就是半个车啊,喻小人物一旦突破某个界限,那就不得了了。
2.行驺,指行进中的车马。
(五)童趣(登科)
信步登临小土丘,参天巨树一蜉蝣。
同方部老青藤茂,古月堂深大德稠。
往昔随波能泛梗,只今逆水也行舟。
诸公衮衮如斯矣,山雨欲来风满楼。
注:
1.土丘,闻亭所在地。
2.泛梗,典故“土偶桃梗”,喻漂泊。
3.同方部,原祭孔的地方,后成为学校第一座礼堂。梁启超在此做《君子》演讲,讲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校训。
4.古月堂,原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大师曾住过,后成为第一座女生宿舍,直至1932年静斋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