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我们做的太少还是太多

  今天听了尹建莉老师的一堂课,对于和儿子相处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尹老师认为当下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做得太少,而是太多。

  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是自己闲下来以后,每天无所事事整天盯着孩子,这没做好需要提醒,那个习惯不好需要改变。孩子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空间,也没有体验错误和失败的机会,更不可能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对我善意的提醒,关心和体贴也不领情,有时甚至反感发脾气。

  有时看到他因某件事没做好而自责难过,我总是想方设法希望能给他安慰和帮助。然而这种关心并安有给儿子带来好的感觉,反而让他更窘迫。

  此时我的提醒或许只是急于想表达我的关心和对孩子的爱,但儿子接收到的却是一种虚假的关心,我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优越感和得体性,潜台词其实是:“你是鲁莽的,你是做不好的,你是需要提醒的”这也是对他智商的贬低和能力的不信任。所以这样的提醒效果只是给孩子添堵,让他更加的尴尬。

  尹老师说:“最高的礼貌是让对方舒服,而不是做的符合礼貌”。

  我总是想表达对儿子的爱却不是用儿子喜欢又能感受到的方式;看到他有负面情绪就想教会他,如何用我的方式去处理,因为那是我的成功方式,直接教给儿子是想让他少走一些弯路,但我忽略了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方式,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是他的课题。

  我只需要用豁达的心态去观察他,理解他。让孩子自己调整行为习惯,对自己负责。

  以前总是过度参与,提供指导。不信任儿子的内在潜能,不相信人性是向上向善的。

  因各种原因我以前一直不敢对儿子放手,深怕一不小心儿子的未来就毁了。我作为父母身上自然而然的背负着孩子的教育重担,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爱玩是人类需要战胜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监督者,我需要时刻小心翼翼的关注着,有不好的就得赶紧制止并帮忙改正。

  然而,控制带来的结果就是反抗,儿子总走向我期待的相反方向。习惯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不上心。

  是儿子的反抗逼着我去学习和放手,去学着理解和信任他。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我看到的不是爱和温暖,也没有自由和自我。此时我才惊觉,原来我所谓的爱带给儿子的全都是伤害。

  在这个家里,我们总在告诉他,你这样不对,你是不好的。不能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是没有归属感的,也找不到自我的价值。

  我想给的却不是对方想要的,这种爱不止是在亲子关系里独有的情况,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总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

  当我觉得孤独感受不到爱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他真的不爱我了,只是他用的方式跟我需要的不同。

  尹老师说:“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

  很多时候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怎样帮助孩子身上,还不如多花在自己身上,多学习,多看书,自我的成长和改变,自然会收获好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孩子也会在自我的探索中慢慢的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哈喽,小侯!首先老师非常感谢你能毫不推辞地接受咱班第一次的播报任务,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你点个大大的赞!视频...
    气球精灵阅读 1,459评论 0 1
  • 那年,那事,那人…… 暑假里,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大人们顶着太阳打麦子,剩下的麦子杆通常来不及收,都堆放在场院里,成...
    李红靓阅读 1,517评论 0 2
  • 文/稻草人 静坐 这冬日的午后 阳光下 生硬的铁管 被晒的滚烫 我伸出手 触摸到火辣辣的疼 像极了思念 一缕...
    疯狂稻草人阅读 1,540评论 0 3
  • 做个心静的人
    丽秦阅读 1,36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