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车变道的问题。
原题:一列火车正常行驶,前方轨道上有五个小孩在玩耍,而另一条废弃轨道上有一个小孩。你会变更轨道吗?
最最稳妥的方法是回答火车没有方向盘。可是你知道我们在思考的不是这个。
我会吗?在这个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景之下,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比较的问题,所以为什么自己犯的错,要别人来买单呢?这个在废弃轨道的小孩为什么要替别人承担?所以在一种近乎冷酷的思考下,觉得我不应该变道。
但是这时候情景变了
那五个小孩里,有你的孩子
这个时候你是客观还是主观?
我会怎么选?我会权衡吗?
我还是自私的,我选择更变轨道。这次是涉及我的“利益”,所以我没办法再去理性思考啊,在昨天的测试中,坚守原路的人寥寥无几。
题目再换,那个在废弃轨道的小孩,他的父亲对你有救命之恩
这时候的我已经没有办法再思考了,两难之下该怎么成全?在这道题中我弃权,可是我知道思考才刚刚开始。
思索
我觉得我们在每一次做出选择时都是在选一个最优解。权衡利弊之后的最优解,对自己影响最小甚至“无害”的最优解。
在没有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我可以做到冷静,理智。当然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也有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会为了五个孩子牺牲一个孩子,就是比较之后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做哪一种选择,我们都会认为自己是“客观”的。而当情景改变,我们的利益核心出现了,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内心的想法,“该”怎么选择呢?这里我们选择的方向,很可能以自己为先。当然也有人会坚守住理智,这种情况非常难得。大部分人都是有私欲的。这时候的大部分人就只能承认自己的自私,遵循内心的选择。
而情景再变,利益分散,发生冲突。救命之恩和自己生命的延续无法两全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大概是进行着交锋,两种相似的利益,必须舍弃一个。且不说就极端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或许现实条件无法满足,这个情景不极端的情况套用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在那种较轻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取舍的呢?同样重要,却没有办法两全。可以说在生活中我们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在情景之下的取舍。
我们给自己的心里的事物分类,重要、次要、不在乎,当我们放弃或者选择的时候,也根据他们的重要性。与其说情景左右思考,倒不如说是利益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