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 第十章 |
接纳: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
冷杉树别无选择,它的生命只能从岩石裂缝里开始……它能找到的(营养物)总是很贫瘠,地面上能看到的只是扭曲的树干,还有很多枯死和折断的树枝,被风吹得整棵树朝一边弯得厉害。然而,年复一年,在树尖上总有些细枝长着绿色的松针,证明着:虽然外形扭曲,不够完美,长满疤痕,但这棵树还活着。
——哈利特·阿罗(Harriet Arrow
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好”和“坏”全都接纳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接纳既有强项也有弱点的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好”和“坏”全都接纳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接纳既有强项也有弱点的他人。
共情把接纳定义为一个含有三个阶段的连续进化的过程。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学着接纳我们自己的所有矛盾和复杂;自我接纳之后会走到第二个阶段,那时我们接纳他人所有的矛盾和复杂;在第三个阶段,我们接纳两个矛盾复杂的人相遇后产生的每一段人际关系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那些矛盾和复杂。
问问你自己:你在生活中坚守着哪些自己很害怕失去的东西?(当然,答案会是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样——财富、健康、婚姻、友谊、子女、幸福、安全感、爱、心智的平和、房子、船只、工作、青春……)这个挣扎又让你付出了什么?你能松开你的手吗?在下面的。面上等着你的是什么?这个跌落会有多深?如果放手了,你还能活下去吗?
学会如何接受批评
如果你真正地、坦诚地、完全地是你自己,我向你保证——你一定会遇到不喜欢你、不认可你、想要改变你的人。正如安东尼奥·波契亚(Antonio Porchia)在《遗忘的声音》(Voices)中所说的,“他们会说你走错了路,如果这是你自己的路的话”。有些批评是很值得听的,如果它们说到了点子上,就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但是有些批评也可能是不值得听的、没必要的和操控性的。把米粒从米糠中筛选出来就是一个很重要、很挑战的任务。
为缺乏安全感;因为感觉不安稳,没有受到保护,他们就容易斥责他人。问问你自己:在哪些情况下我难以接纳自己?哪些特定的人会让我感觉害怕或不在状态?我能做哪些改变来让自己感觉更稳妥、更安全
如果对自己和他人总是很苛责,这一般都指向一些尚待解决的痛苦,这是过去的一些事情在持续干扰着你心智的平和。找出你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这能帮助你坦诚地、毫不隐瞒地处理这些问题。
记住:经历痛苦才能成长
有人会问:当你对他人敞开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需要帮助的事实时,你是在让自己处于弱势。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人可能会让你心碎,那为什么还要让他们进入你的内心和灵魂呢?
我们不可能投入真正的人际关系中还能不受到伤害,但是就像许多智者曾经提醒过我们的那样,痛苦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之一。经历了痛苦,我们才会成长。最深的伤口常常会产生最强大的力量。问问你自己:我最深的伤口在哪里?哪里让我感觉到最长久的伤害?我如何利用这个痛苦来成长和改变,变成一个更强大、更接纳、更宽容和更有爱的人!
家”是那种因为你的不完美都能被接纳,所以让你感觉自己很契合的地方吗——在那里,尽管你有缺点,但还是会被欣赏、会被爱?在那里,你被爱,一部分是因为你的缺点?你在哪。
也想想那些你感觉不像是在家的地方。它们不是很契合,是因为你在尽力成为不是你的样子,或者其他人不接纳你本来的样子?你是不是在尽力满足他人对于你应该是谁的期望?想要契合进去的努力是如何影响你的?还值得继续这种努力吗?你会从中获得什么?你又会失去什么?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听见谁的声音?那是一个积极、乐观、支持性的声
音,还是一个谴责、数落、羞辱的声音?当我们花时间独处时,我们能学会如何倾听我们自己。倾听到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我们就知道如何包容自己;包容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学会了接纳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学着为我们能成为谁而设定现实的目标。我们会放弃某些梦想,并找到新的可以追逐的梦想。我们能面对过去的“黑匣子”,我们也能发现过去是如何干扰现在的。
慢慢来
做到接纳并不容易,需要分阶段地提高。接纳自己只是第一步;接纳他人是同样复杂的第二步。你不仅仅要接纳他人和他们所有的缺点和复杂性,你还不得不接纳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你的看法。
你能忍受他人的批评吗?如果他们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跟你的有所不同,你能接纳他们的立场吗?如果你给孩子设定的未来梦想不是他们的梦想,你能接受孩子要走自己的路吗?你能接纳你朋友中的不宽容和偏见吗?
你能接纳什么,什么又是你发现无法接受的?你能改变什么?什么又是你拒绝改变的?为什么呢
如果能知道不想与人分离的需要有多深,就能明白有多么害怕与众不同,多么害怕离开人群几步之外。
——埃里希·弗洛
姆
2.感悟:共情对接纳的定义
罗杰斯在他的经典著作《个人形成论》中给出了共情对接纳的定义。
说到接纳,我指的是他对自己作为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他的任何条件、行为和感受都具有价值——的人的热心关注。这意味着他对自己这个独立的人的尊敬和喜欢,愿意以自己的方式拥有自己的感受。这也意味着他对自己此时态度的接纳和尊重,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也不管现在态度跟以前的态度有多么大的区别。对个体而言,这种对自己每一个波动变化方面的接纳就是一种温暖安全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他而言是安全的、接纳性的、有帮助。
当格伦接纳他父亲“没那么好”(不完美、苛责、缺乏安全感)时,他就能承认自己也“没那么好”(不完美、苛责、也缺乏安全感)了。能够看到他的缺乏安全感其实是在一个超级苛责的、缺乏安全感的父亲身边长大所产生的正常的一部分,他就能够接纳自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这就意味着他“没那么好”,但这也
当我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时,我就会改变。我觉得从客户身上和自己的经验中都学到了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离开我们现在的样子,直到我们彻底地接受我们现在的样子。然后变化几乎是察觉不到地就会发生。
对自我的接纳是接纳他人的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成为你自己也就是一个了解你自己是谁和你符合或属于哪里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尽头,因为自我在跟他人的关系中一直在改变、成长和转化,而他人也在进行着类似的进化过程。虽然他人可能行动得快一些或慢一些,但他们也在完成跟你一样的基本任务——发现他们自己是谁,他们自己属于哪里。
对自己的爱是必要条件,让自我超越成为可能。那种宽容让我们能接纳自己,同时能从内心激励自己去推倒那些把我们与他人分隔开的高墙。
又想起老师说过:你是谁?
当时课堂上被老师扇过耳光,说我太随意不思考~当时不太明白,觉得这个好简单,现在才知道,弄明白的真正没有几个人!
而且我打小就没有自己,很多时候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所以很多担心。自卑……
看到身边有几个朋友无比的勇气,尽管他们有时候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啦,但是他们真实的存在,不为任何左右,不在乎别人眼光……
她们都那么坦率接纳自己的不足,我要真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根源 接纳自己,才能开始改。
3.互动:
带儿子补牙去,路上一起沟通
我:昨天在家里都有玩啥呀【昨天有建议他跟同学约】
儿子:没干啥,就玩电脑,和狗狗玩啊。
我:没去同学家吗?
儿子:太热了
我:这是借口嘛,那天不是动画片也说过,天也没有多热,劳动人民还要劳动勒……
你最好滴朋友是那几个……
儿子:豪昊 ,许俞恩东……
我:你们相互有好友吗?一直有没有联系呀
他们每天都在干嘛
儿子:有啊,都有联系。他们跟附近同学一起玩。
我:那联系
跟同学联系,邀请他们来玩嘛~
4.感恩:感恩一起共读的伙伴,还有给我们暖心的回应。感恩补牙的医生们,辛苦给儿子补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