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所学:
1.认知番茄时间,试图解决注意力难集中,时间不够用问题.期许高效完成事件并得到预期结果.
2.1个番茄钟=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
3.1个番茄钟不能拆分或中断,如若产生以上两种情况视为失败,重新再开始
4.1个番茄钟开始前做充分准备,提前预知并试图解决干扰项内容,确保高效获得期待结果.
5.三天践行:1.第一天番茄钟作业;2.脉冲时制定计划;3.睡前亲自阅读
6.每日尽量反思自己成长变化.认真阅读哈哈教练的点评建议
二.设计一个完整的番茄钟需要的步骤:
1.明确并细化具体目标.聚焦在一件事.如若多件可一件一件完成.
2.开启番茄钟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完成并调整干扰事件
3.严格执行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如若中途中断.视为失败,重新再来.
三.应用执行“利用番茄钟阅读文献”
1.执行时间:七日训练营结束后至年前二十九.第八天开始执行.每晚亦儿睡后
2.地点:卧室
3.人物:自己
4.事件起因:年前完成文献阅读及论文大纲
5.事前准备:准备好事前下载好的文献资料+上厕所+喝水+手机设定番茄钟时长+调好台灯光线+与老公沟通,避免中途打扰+亦儿睡前完成喝奶、洗漱、厕所,减少中途各种原因睡醒可能性.
6.事情经过:每晚结合1-2个番茄钟完成三篇论文阅读(提取论文核心.完成思导或关键词框架)
7.事件结果:通过制定每日打卡来统计完成情况.三天为一个单位进行一次复盘.准备结合1个番茄钟.清晨完成复盘内容.与晚间计划安排分开.避免干扰.分散思考.
8.5分钟休息:上厕所+喝牛奶+闭目欣赏音乐,充分结合听觉.
9.反思:学习后践行会强化训练.持续探索会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完成比较繁琐和持续的工作内容.
教练反馈:首先感谢你每次都特别认真的阅读我的点评和建议,我感觉到你的认真,我也越来越认真了呢,谢谢你。
然后我看到了你总结所学的内容,综合你在实际应用中的内容,我想你应该发现了番茄钟的一部分适用边界。
比如:“准备好事先下载好的文献资料”就在番茄钟的事前准备里,而不在专注的阅读论文文献的番茄钟里。这里隐藏着的,是哪里需要高效率(这里指有明确目标的)且专注的情况,和哪里需要漫无目的且需要撞大运的情况(比如下载到一篇自己需要的论文)。
在你设计完整番茄钟里特别好的一点,是“每次聚焦一件事”,一个番茄钟内要做多件事的时候——比如某个行动清单——要一件一件完成,专注会比分散更高效,至少节约了切换到另一个项目的时间。
在应用执行那里,又出现了亮点!
“每三天为一个单位复盘一次”,总结和复盘会让我们走的更远、收获更多。
你愿意分享一下你准备复盘什么内容吗?
[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