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休息时学习到一个新的认知--上游思维。颇有收获,趁着还有股热乎劲,将脑海里尚存的一些理解加固一下吧。
“上游思维”这个概念是由著名作家丹·希思提出来的,意思大概是指遇到问题不急于应对,而是把眼光投向上游,追根溯源,如此才能根治问题。
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好像更像个救火队员,哪里着火了,就赶紧拿着灭火器去灭火, 自认为还挺专业的,知道对准火源根部,也是说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能够准确判断紧急且重要的事情,确定优先级顺序,偶尔还会沾沾自喜一下自己的应变能力。
作者介绍了两个提升“上游思维”的方法。
第一,手脚别走在脑子前。
这大概是最喜欢犯的一个错误吧,遇事先尖叫,然后再手舞足蹈的乱跳,再后来定神一看,好像也没啥呀,冷静一思考,一、二、三有条不紊的进行,好像也可以解决,身边真的不缺这样的例子,好像都不能称为是个例了。所以,想明白了再干,是给手脚走在前面的人最好的提醒。
第二,扔掉心里那把锤子。
“打地鼠”的工作状态肯定很多人都会有,我也是,事情多的时候左敲一下右敲一下,好像很忙一刻都没有停歇,但却始终找不到出口,一鼓脑的一阵乱敲,最后自己早已精疲力尽,却始终还是有一个蹦跶,无可奈何。
“放下心里的锤子,拥有全局之眼,才能迅速洞察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
这就是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吧,年龄越大,资历越深,越是不应该被表象所迷惑。就如同我们在面对员工流失时,有的员工会直接说一句“太累了,不想干了。”或许这个太累了,并不是体力上的劳累,有可能是因为人际关系太复杂,也有可能是机台不太顺畅调机太困难导致的太累了,总之,有些员工心伤了、失望攒够了,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而那些临走时还愿意说两句真话的人,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盲区,我们习以为常以为对方知道的事而对方却真的不知道,所以,发自内心的感谢那些愿意跟我们讲真话的小伙伴。
作者引用了刘润在《底层逻辑》中的一句话: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模型。
这样对比看来,我们在努力改变结果的同时,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然后再不断扩宽思维,打开格局,慢慢改变思维模型,这大概就是一条正确向上的成长路径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