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次的新任教师培训了,新旧本无界限,新老师旧老师到底新在哪里?旧在哪里?如果观念没有改变,那就是培训上一万次,也跟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样,不懂得生命和感动,爱和真诚是为何物。
可真若是某一瞬间你的观念开始改变了,你的世界说不定就要天翻地覆,这势必要将你推到一个突破的边缘。
马老师,是我小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如果不用循循善诱来形容她,那这个词我不知道到底该用在谁身上好了,时至今日我不记得曾有一次她对我们曾恶言相向过,无论是面对那些家长的询问还是学生学业上的窘迫,她总让一个孩子体体面面的,因为孩子们那宝贵的自尊心啊,得让它维持着一个孩子前行的动力,让他认为他的追求是值得他为之付出努力的。
坐在台下我望着我十几年前的老师,她依然是当初的模样,不过是更加稳重和睿智了,在讲到中外关于语文课的解读时,她引用了一个《灰姑娘》的故事来作为对比,中国的课堂老师们会让孩子们分段,写字词,画句子理解明喻暗喻和各种修辞手法,真是一堂分崩离析的语文课啊!
外国的课堂老师让学生先讲了故事的梗概然后就提出了二十个问题,这二十个问题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是问“辛德瑞拉的后妈是个坏人吗?”老师的解读是“她不是一个坏人,因为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只是她无法做到像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爱别人的女儿而已,所以她不能说是一个坏人。”是啊,好与坏,全在你怎么看,这种界限就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在被问到时也很容易同情辛德瑞拉而忽略了她的后妈其实不过是个更爱自己的孩子的女人罢了……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文关怀,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超前的视野,这是我们不可逃避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如果因为纠结于别人的好坏而对自己的未来失去把握和信念,那样的结果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到了下午,在比较远的地方上班的同学们都想赶快结束了回去不然票不好买,可正是那时从山里出来的一个李秀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她站在那里,就像一本书。从未谋面的人,我们都会有一定的预设,可她站在那里面容姣好,体态轻盈,应该是自律和充盈的人才可以有那样的容貌和气质。孔子说过君子周而不比,一个让人感觉到舒服的君子让存在于他周围的人都感觉到他像空气一样使人欢欣鼓舞,而不是让人感觉到难受,李秀珍老师做到了,一个人的初心改变了一个学校的命运,一个人的坚持带来了几十个学生生命的回响。
她从山中来,带来的是幽幽的兰香,是淡淡的书卷气,我终于知道除了我是从小想当老师最后当了老师后,原来她也一样,一个想当老师的人当了老师就能当好老师,那是生命本身的渴望,一个不情愿当了老师却在当老师的路上觉得情绪耗竭的人是一定不会幸福的,因为这职业关乎着爱与包容,期待和成长,面对那一群群成长中的人,你不去成长不去引领,那对生命就真的是一种不负责啊。
就像李秀珍老师最后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有千万种等待,最令人向往的是未来可期。用心播种并用心耕耘,希望将来我们的国家没有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分别,遇到困难时周围的路人甲乙丙都不会再当个看客,我们看见的每一个人都走到了他曾向往的远方。
很好,你从山中来,带来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