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区块链项目的主要价值点
之前在自己写的下面这篇文章中已经阐述过区块链项目价值的几个主要方面
20180227_关于BMAN的文章《迷局还是转机,企业区块链转型的6个方向 | BMAN》的解读_区块链_感想_201802
https://www.jianshu.com/p/91be867e7a4b
基于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可以得出如下几个判断区块链项目价值的点:
1. 是否通过账本公开带来信用价值。
2. 是否通过互联网扩大了信用价值的传播。
3. 是否解决了中心化带来的信用问题和成本问题。
4. 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运行体系和激励机制。
另外在《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的解读中,我发现一点:
区块链,尤其是联盟链和私有链,在多方协作的过程中由于可以扩大信用价值传播而降低成本,从而得到广泛运用。而这一点并不适用于公链,它由企业协作的内在刚需支撑,也并不需要token的激励体系。
二、校友项目分析
1.需求痛点分析
需求痛点1:缺少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
首先,我认为这个平台的定位是跨高校的统一信息平台。各大高校有没有互通信息的需求?肯定有,但是我觉得会很少。互通教学信息?老师们同不同意都是个问题。互通校园生活信息?那做一个portal的网站就可以了,和区块链有什么关联?既看不出分布式数据库在其中的优势,也看不出它存在任何中心化节点作恶的问题。
需求痛点2:缺少原创激励和价值认同
中国的大学和国外的大学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中国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出去实习,出去玩,谈恋爱,等等,连愿意好好读书的比重都不多,更不用说有心思去搞原创。写着玩玩是可以,但是把校园原创当作一个巨大市场我觉得不可行。UGC是区块链的一个方向,但是目前做UGC的也非常多,为什么不可以采用steemit、yoyow、U network等其它做UGC的产品?如果真的搞原创,为什么传统网站不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UGC的token激励模式从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改进的地方的,而且市面上在做这一块的很多,已经全无先发优势,从目前几个产品来看做得也并不怎样。
需求痛点3:学校社会链接不畅
这和需求痛点1是同样的问题:只是一个portal就能解决的,和区块链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学校本来就没有打算和社会顺畅地链接吧,这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一个事情,而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的职能和分工的事情。
2.难度分析
难度分析1:公链难度极高
做公链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而且目前做公链的企业也非常多,没有相当的资源真的不建议去做公链。并且支持公链的运行需要一定规模的基础架构设施的运行来支撑,也需要相当程度的费用。
做公链的最大好处,也就是可以发token,以此来获得各大投资公司的青睐。
难度分析2:身份限制了token的价值
这个项目的定位是学生作为基本人群,校友作为衍生人群。那么问题来了,身份认证怎么做?准入门槛怎么做?OK,如果这些都做好了,那么又有一个问题:token到底在哪些人中流通?如果只在学生和校友中间流通,那么应该上不了交易所。因为非对像人群拿了token没有用啊。当然也可以认为非校友人群会去买token,但是买了token估计只是为了炒一炒token的价值而已,真的会拿了token去看学校信息的,我觉得少之又少。
难度分析3:整合各大高校资源难度极高
不说有没有这个需求,单说整合各大高校资源,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学校是分等级的,一流的学校和二流的学校,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学校同不同意这么做?这还涉及到一个体制问题。如果说整合校园生活信息,交大的学生也就最多关心一下华师大,或者复旦同济财大这个圈子的内容,二本的学校信息会去关注?这是一个问题。
就算硬是整合在了一起,用token对优质资源进行限制:好的资源要用token来买阅读权限,我觉得作为穷人的学生党来说第一个会跳起来。
难度分析4:UGC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做
这个在需求痛点2的分析中有提到
三、一些建议
1.联盟链
并非做公链,而是做联盟链。规避前3个难点。比如针对某个高校联盟做一个联盟链
当然也有坏处:不能发token,获得投资公司投资的概率大幅降低。但是可以和那些对区块链有兴趣的企业谈一谈,争取获得他们的投资。
2.把视野放到信息平台以外
不是做信息平台,而是做一些现有的学校中间已经产生问题的地方。
比如:学生积点造假的问题。让学生的积点上链,为企业面试,为国外学校招生提供可信的信息源,这是一个我自己觉得可以考虑的方向。
3.Dapp开发
如果一定要做信息平台,那也建议开发dapp,难度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