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是2020年第一本读完的书。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名气一直很大,我本以为是一篇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故事讲述型的书,只想拿来闲读,奈何稍微翻了几页才发现需要费些脑子,于是也就看看放放,一本不太厚的书,从2019年末开始看,一直到今天才看完。
现在想来《万历十五年》的结构其实有一点点类似于像《史记》一类的纪传体史书,以典型人物来刻画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思想等综合环境,以《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为题,却通过种种现象让读者感受到明朝在这之后走向衰亡没落的必然。
文末,附录里,作者有说到“大历史观”,中国的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纵使知道“以道德代替法律”会导致很大的问题,也难以短时间内改变那样的大局了。
在这本书里,我有几个比较大的感触,有关体制,有关人物。
第一,关于体制,文官集团的主导作用。
其实出现文中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德治代替法治”,我认为跟文官集团占主导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文官集团大多都是经过儒家思想熏陶,深受“仁”的思想影响,他们总是披着道德的外衣在要求着别人,然而,他们大多只关心自己的考成,他们只想贪贿和靠顺从来自保,他们谨慎又充满惰性,他们好斗又多疑。这样上下不对等的德治又如何能长久。
而这种上行下效,只关心自己跟自己乌纱帽有关的人物的喜好,看他们的颜色行事的文官集团,在今天是否又存在呢?
第二,关于人物,张居正、海瑞、戚继光。
很多人都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有的人因为理想与现实过远而放弃;有的人因为坚持理想而不顾现实,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有的人能找到这其中的平衡,并运用好,让理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于张居正。
对于张居正的初始印象源自于历史书,记得是一个很有才但行事也很高调的首辅。放在今天来看,张居正应该算是一个能力强,同时又很有个性的人。有才的人,人们往往也只能容忍他们有时候奇怪的各种个性,而同时我们也明白,这种个性有时候就是一种利刃,他可能总在有意无意间刺着旁边的人,是位高之时众人皆捧,而下台之后众人踩的角色。
张居正首辅确实很有才能,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财政上,他提出了“一条鞭法”,对我国赋役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同时造成了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使得死后遭到清算。
关于海瑞。
海瑞是一个法治的严格实施者,但他又似乎与文官集团的整体气息不同,他太特立独行,他是真的想做一些事,但海瑞做事过于刚硬,板板正正,而缺乏变化,他其实就有点类似于战场上有勇无谋的莽夫,他跟一般对上级唯命是从的文官集团的人不一样,他连皇帝都敢对抗,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平衡和价值观,但遗憾的是,他梦想很远大,能力却不行,以致于只能被当作一个好的典型来做给百姓们看,而真正给到他的却是一些闲职。
关于戚继光。
戚继光相对于张居正来说,他有才但不高调,没有树立很多政敌;相对于海瑞来说,他有卓著的军功,令人瞩目的军事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可以采取一些灰暗的政治手段。这似乎是比较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发展的人,但他的军人背景却被文官集团所忌惮。一个有才的将领已不再只是单纯的将领,而是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猛兽,在张居正死后,不久,他就被弹劾,郁郁死于家中。
这样想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对于那样一个朝代似乎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他们都救不了那个时代。一个过于挑剔人的时代是不是本身就有着大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