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赶路人

天未亮,人已行。很久前对这几个字有点不怎么理解,总认为人有事,须早行。直到自己也成为起早的赶路人,才发现这群人并不那么简单。

赶路,实则为生计而赶。如果不为生计,也谈不上赶。赶,便也带着些急的心态,又不得已为之。冬天有暖和的被子不睡,夏天有凉爽的早觉不躺,是和床过不去,还是要和自己过不去。

每次天没有亮,就连微亮都还没有的时候,自己就已整装出发。宁静的夜,除了几声虫叫,远处几声喇叭,还有那孤独的夜灯,就再也没有多余的声音。开着车,开始穿过城市,走过乡村,行进在夜的孤寂中。

没有陪伴,只有打开车载音乐,听着那已经听了无数次的歌。听了无数次,也只是养耳作陪,从来就不知道当中哪些歌曲的名。因为不知道,也就少去追问歌名。只是不知何故,开着开着,也有被一些曲子莫名打动。

路边不时的闪过一些人。他们绝大多数骑行,走路的几乎很少很少。也能遇上小车,不知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赶路。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次回来都要走好远的路,到家差不多都好晚。没呆上几天,父亲又要去上班。为了赶路,父亲每次都是天未亮就起来,吃过饭又匆匆离家。躺在床上,只听到父亲帮着母亲做饭,忙乎一阵只听到母亲关大门的声音。灯熄了,就知道父亲已经出了门赶路去了。

父亲一走,就整天盼着他回来。每次想他的时候就会站在他出行的路口向北张望。有时就老想,这父亲为什么来去这么匆忙,每次为了赶路总是悄悄的离开,从来就不给我一个告诉。曾经有段时间还怪罪父亲是不是不疼爱我,还是从来就不把我放在心上。直到后来才知道,只是为了多陪下我们,他本可以头天回单位,宁可第二天早起赶路,也要多陪我们一晚。那时条件差,交通不发达,如果不早起赶路,肯定赶不上班。

赶路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办法,还是必须这样。其实对于这样的疑惑早已有之,只是当自己成了赶路人后才觉得,这不是什么办法不办法,重要的是责任。

赶路人是可以提前不赶的,只是有了责任后,又不得不赶。这份责任便是对于家,对于父母,对于孩子的给予和陪伴。因为在赶路人看来,再重的责任比不过多点的陪伴。很多时间或许可以提前准备,但有的东西错过了或许就没办法弥补。

陪伴需要时间,但很多时间又必须做出选择。如果只想着生活、生计,还有那忙不完的工作、生意、打理,那就只能丢掉陪伴,根本不需要成为赶路人。

偶尔有过因为路况耽误了时间,曾经被人说过,为什么不能提前点,为什么不能预测到。每每此时,纵有千万理由,也只能任由那种无名的辛酸往肚里咽。但事过后,很快平静,即刻投入繁忙的事务中。因为,清醒后明白了,迟到可以补回来,给个合理的解释或是错误的承认。最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得到了多点的陪伴,就连挨批的时候还在想着昨天陪伴的快乐。有的东西可以再来,有的东西就不会来,往往被数落后,倒觉得赶路有些意义。

每次赶路都早早起来,料理自己。便又轻轻的看看熟睡的家人,给他们盖好被子,又把头天晚上没弄好的东西轻轻的整下,要不就插上早饭。背上包的那会,还是舍不得离家。那个时候才发现,回家的路好像特别的短,而出门的路怎么就这么迈不开脚。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着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稳定,还没有一个安心的获得,你就得赶路,赶更多更远的路。你不赶路,就不会最早迎接曙光,就不会最早看到那最美的瞬间,还有一路的晨景。

赶路是因为有了责任和担当。要挑起这个担子,就要尽可能的付出更多。很多情况下,不要认为赶路非不得已,而是要尽量保持责任和担当的平衡,不能挑起一头却翘起另一头,弄不成担也担不成。

赶路的时候,可以听到夜的宁静和空旷。满街、路上不间断的车子,还有那人流,而当赶路的时候,只是稀少的人车。渐行渐远的城市丢在后面,乡村清爽的空气甜甜的让人精神上扬。

赶路已成为习惯,不想挤得太急,也不想太吵。

每次赶路其实都是一种快乐的消化。路是赶得有点急,但心还是实在的满足。生活总不会处处得意,赶路就想能够得意。

有人从来就不想赶路,有人从来也就不会去赶路,毕竟他们有不必赶路的机缘。

这世人要赶路的人还是一拔一拔。为了活出个样来,为了更多人活得更好,一些人就要不停的赶路。

赶在黎明前,行走在活计的路上,一路狂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