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四书中《中庸》最难懂,把中庸理解成不偏不倚就太浅陋了

中庸二字历来被人们错误地理解,大部分的人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其实这种理解太浅陋了。四书中,中庸最难懂,中庸的中绝对不是中间的中,庸也不是平庸的庸,更不是庸俗的庸。

《中庸》对自我的解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君子和普通老百姓的区别在于,君子能够谨守隐而未发的状态,而百姓则大多率性而为,喜怒哀乐无所不发,因为君子能够不以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德行和操守,所以君子能够掌握分寸,不会过犹不及。

相对于中,庸的理解更为艰难。庸指的是”务协于中“的行为方式,所以如果中指得是价值标准的话,庸则是指实践准则。

”君子何以中庸?乃随时审处其中,小人何以反中庸,乃肆焉以行。“孔子曾经表扬自己的学生颜回,”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矣。“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的作为很合乎中庸的要求,他每得到一个好的想法、观点或技能,就总是会勤奋笃行去实践,从而永远都不会丢失。

可见,庸讲的就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

中庸曾提到非常重要的治学要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也是我们直到今天都非常崇尚的知识分子的最高修为,可惜直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

很多人认为,中庸是教给人们低调,以防止水满则溢的道理,其实除了当然要做到戒骄戒躁之外,读书人在常怀”空空如也“的虚怀若谷的心态之外,也要为求学、做人做好相当充分的准备,中庸并不是追求对”不足“的满足状态,相反他号召人们:”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为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和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中庸》是儒...
    不猛不疯阅读 3,502评论 0 1
  • 已经本身计划的很好的项目,可能因为放弃就化为乌有。一个本来很好的想法,别人一个否定,可能就忘到了脑后。一个本来很笃...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阅读 3,984评论 0 4
  • 四书之《中庸》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
    子正书院阅读 4,565评论 0 2
  • 梅花洲,江南水乡西南角凤桥镇上的一处景点,洲外村庄种桃人多,春到江南十里桃花,洲内大小河流穿梭潆洄犹如梅花而得名。...
    陸一山人阅读 3,452评论 2 10
  • 共性问题:1. 在你们的工作中有必须使用到无人机来辅助的场景吗?比如有哪些?2. 是否有使用无人机技术来辅助你们工...
    ________Gan阅读 4,2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