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12月31日,旧年的最后一天了。
耀文说,老师,我下午搞个年会,您来吧。
又是一年过去了。
01
听完耀文的电话,我多么想抓紧把手头的活干完了,为2017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句号。但是,看着眼前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资料,我绝望了:应该还得一个星期才能干完。但愿吧。这剩下的活计,在记帐上说叫结存。我的2017年结存了多少进入了2018年呢?
四叔来电话说,啥时候回来上坟呢;
邮箱里累积的邮件还有26篇;
祥民宾馆的员工培训没结果;
耀文公司员工的就业失登记证还没办;
答应海春的事也没时间做;
还答应去一小女孩的电台节目做两期嘉宾;
电视台祥民的节目有一段时间没关注了;
……
02
春节前,这些事都应该能安排得妥妥地吧?
此时虽然离春节还远,但明天就已经是公历年的交替了,也算辞旧迎新,更何况进了腊月就是年。中国人此时的心中已经是满满的年了。
昨天,一个学生打电话问好,并说今年回赤峰过年。他的工地在云南的崇山峻岭间。他好几年没回来了。说到回家时,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牵挂和期盼。他说,好几年了,连一桶水也没给爸妈担过。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暖的感动。我仿佛看见了火车站里人头攒动,高速公路上车流涌动。春节囧途冲淡不了归家的喜悦和和团聚的渴望。无论山高水长,所有人每一条路的另一端都是家,都是思念,都是期盼。见过了世界的千姿百态,经历了复杂的人情世故,但是最美最亲的依然是那座偏僻的静静的村庄。
我们为家该做的太多了啊。短短的回家时间里,我们又能做得了多少呢?
有一回,跟大王吃饭。他说,徐师,点你最爱吃的菜昂。我点了羊肉炖茄子。他很鄙夷,说,徐师,你别跟我客气。我告诉他,还真不是跟他客气,这就是我最爱吃的菜。我告诉他,一个人来到人世时,就被家乡定势了各种味蕾。我们一辈子,最想吃的就是那最初的最美的味道了。大王频频点头说,一星期不吃碗拨面条就想得不行不行的。记忆深处最美的味道,都在家呢。但我们的节日归家团聚不为吃,不为喝,不为馈赠,不为索求。我们见了,团聚了,互相看看,更多地是找回最初,在最初最美的感怀中积累充实心灵并汲取力量。所有的节日都是一份长长的牵挂,所有的团聚都是一次美美的滋润。过年了,如果无家可归,无亲人可牵挂,无友人可聚首,那还叫过年吗?我们此时心中满满的年就是满满的归期,满满的牵挂和满满的渴望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03
朋友圈里也是满满的祝福和感恩。我们在节日放下所有的不满,甚至仇恨,心向幸福,心怀感恩。2017年,我们有太多的艰难困顿:失意着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烦恼着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迷茫着呻吟“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年里,我们听任抱怨抑止了太多的感动和理解;一年里,我们习惯不满掩蔽了太多的感恩和体谅。现在,过节!把所有的劳苦奔波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都放下;把所有的斗狠比拼轻视、讨厌、反感、愤怒、凶狠、残酷、忧郁、暴躁都抛弃。让全部社会角色归零,卸掉压力,回归亲,回归友,回归自然,回归当初。让我们回家过年,回到温情的港湾。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歇息,坦然地拥了亲人感恩,积蓄进取的力量;让薄凉的情感得以慰藉,尽情地笑对宿怨言谢,化解过去的戾悍。
04
在所有的祭祖、除旧、布新、迎喜、纳福、祈丰、求运的活动安排里,情感得以痛快地释放、心理得以充分地满足。节日的祥和中我们重塑灵魂的健康,节日的欢乐中我们回归初心的纯粹。
节日,祖先多么智慧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