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
痛苦+反思=进步
人避免不了痛苦,尤其是在追求雄心勃勃的目标时。信不信由你,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痛苦,感到痛苦就是你的幸运,因为这将提示你寻找解决方案以便继续前进。
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面对精神痛苦时能够自动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进化。
直面你的问题、错误和弱点导致的痛苦现实,会大幅提高你的效率,我相信,只要你看到了这种做法的好处,你就不会再用别的做法了。你只需要把这种做法养成习惯。
【消化总结】
我们在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痛苦。痛苦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痛苦,我们才能看到痛苦背后的礼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直面问题和痛苦的现实,会大幅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养成“遇到痛苦时,自动反思,而不是逃避”的习惯,我们将能够快速地从痛苦中获得学习与进化。
痛苦+反思=进步,其实我觉得还得要加上有效行动,痛苦+反思+有效行动=进步。
【关联过往经验】
在加入依心读书会前,我不经常写文章,虽然文字功底不是很差,但阅读量有限, 21 天写拆书稿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方面要理解书中伟人的智慧,一方面得关联经验,在拆解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到更多的自己。
刚开始写的时候,写好一篇拆书稿,我得要两三个小时,感觉就像逐字逐句地吐出来。而且关联过往,有时是真的抓破头脑也不知道有什么相关联的事情,来来去去地感觉就是那些事。
那种痛苦真的很煎熬,我记得我还曾说过,写作太痛苦太耗时了,我宁愿多做几份设计。
但我深刻地知道,如果我想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系统思维和商业体系,我就必须坚持拆书写作,这是依心老师实践证明了,素人养成类个人IP非常有效的方法。
不仅要坚持写,还得要打通拆书成文的写作逻辑,才能真正地把看过的书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和品牌价值。
于是我从10月份开始也练习拆书成文,拆书成文比写拆书稿可痛苦100倍。因为拆书成文我可是要发布到公众号上的,得见得了人呀。记得我写头两三篇拆书成文的时候,那中拧巴与痛苦,依心老师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
我也曾体验过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去写、改、排版完成一篇文章,给依心老师看完后,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行呀。感觉就像自己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啥事也没干成。那种煎熬与痛苦,真的只有体验过才知道。
可我还是选择了死磕,选择了在放过自己与坚持拆书成文中磨合,因为写作的唯一捷径就是写。因为这样,我才会有后面的拆书成文,至今已经写了9篇,在拆书写作的逻辑上也获得了一些进步。
还不仅仅这样,在我还没打通拆书写作逻辑时,依心老师就邀请我做结营的直播,或者结营的社群分享,其实那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不管是直播还是社群分享,提前写分享稿也就相当于写作呀,还得要公开地去分享。我每一次都非常紧张,担心自己说不好,给依心老师砸场。
所以刚开始的那几期,如果依心老师叫上我做开营或结营的分享,我总是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去准备分享稿。
即使我那时觉得写分享稿很耗费我的时间,也让我感觉痛苦,有时甚至要面对直播的紧张与害怕,但我还是几乎每一次都答应依心老师的邀请。
直到现在,前后9个月的时间,我现在是依心读书会的班班,每期开营结营,我或多或少都要分享我的拆书心得、成长、感悟或所见所闻。
我从之前准备一篇分享稿得要花一天的时间,到现在准备开营或结营的所有文案、海报等花半天时间,有时甚至就两三小时。我也从紧张兮兮到淡定从容,这是我自己能看得见的成长。
而且我把结营分享与拆书稿合集的结语做成了一件事,近两期还把开营结营的社群分享,整理成公众号文章,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顺带推广我们读书会,一举多得。
【设定目标和计划】
目标:突破写作卡点,形成用户思维,让自己写出去的每一个字都越来越值钱
计划:
1.坚持写拆书稿,不仅要跟上读书会每个人21天的拆书写作,还要养成每天写一篇的习惯。
2.跟上读书会的节奏,每月写3篇的拆书成文,养成深度内化知识的习惯,锻炼自己写作的用户思维。
3.每期的开营结营,都当成一次的个人成长规划与复盘,用心准备每次的分享,并把开营结营分享写成公号文章,实现一鱼多吃。
4.打磨个人设计作品的展示文章的文案,每个人月发布1-2篇,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