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被人“贴标签”的经历么?
你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么?
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贴标签”是可以降低社会整体认知成本的,并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常能听到人们说南方人细腻温柔呀,北方人粗犷豪爽呀之类的“标签语”,习惯给一个地域或具有相似特征的人整体贴上一个标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认知世界的难度,虽然这样做并不准确。
小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从“贴标签”开始的。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会特别关注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逐渐将一些人物的角色归类,再固化。比如会把穿着警服的警察归类到好人的行列中,会把蒙面黑衣的人物归类到坏人里面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贴标签的功夫也越来越强,身边的人和事都自动地被我们归类。
记得在一次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人大都是第一次见面,主持人邀请每个人用一分钟时间介绍自己给大家认识。介绍结束后主持人做了一个调查,在场的人中你都记住了谁?为什么记住了他?结果不出所料,那些被记住最多的人多是给自己贴标签贴得最狠的人。比如有位女士大致这样介绍自己:我有3个标签,一、我是一对儿双胞胎孩子的妈妈;二、我是一名获得xx奖的人民教师;三、我是连续900多天日更的写作爱好者。最后还总结了一句:“大家记得我的标签就行,分别是妈妈、教师和写作爱好者。”
的确,“贴标签”是一种更简单(偷懒)且有效的工具,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他人且被他人记住。甚至有一些父母也会通过给孩子“贴标签”达到“权威期待”的效果。比如父母喜欢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孩子就更愿意表现自己。
但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潜在的危机——我们往往会把“标签”贴错地方。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类是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被称为成长思维模式;另一类是认为人的表现是固定不变的,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被称为固定思维模式。并且经过反复验证,前者确实比后者更容易成长。
纽约大学做的一个研究考察“贴标签”的做法对孩子们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贴上不同的“标签”。对第一组的孩子,老师会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认同组;对第二组的孩子,老师们会鼓励他们去做一件事儿,比如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行动组。研究者设置了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完成。
结论大致如下:
如果任务很简单,比如帮助他人去捡起一支铅笔,相比于行动组的孩子,认同组的孩子表现得更积极。
但是,如果遭受过一些挫折(研究者专门设计的障碍),相比于行动组的孩子,认同组的孩子相对更不愿意去帮助别人了,并且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
一旦孩子被贴上“什么什么样的人”的标签后,孩子产生认同就会形成一种人设,并且他会努力去维护自己的人设。一旦遭遇到挫折,他就会产生怀疑:我真的是这样的人吗?出于对人设的进一步维护,孩子对于更大的挑战就更不愿意去尝试了,进步也就停止了!
很多父母夸孩子聪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刚开始会积极地表现自己很聪明。但是一旦遇到自己表现不好的情况,就会认为自己被欺骗了,自己并不聪明。一旦认同稳固形成,孩子就不愿意去做更有难度的尝试了。所以,与其夸孩子“你最聪明!”不如夸他“你最努力!”固定思维秒变成长思维。
但是呢,在工作过程中当上级夸我们工作努力时,我们又会不高兴,认为上级的意思是想说我们不聪明。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形成了非常坚固的固定思维模式。
所以,和沟通一样,“贴标签”又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