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的功课】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你不愿意触及,或者说引起你情绪)那些事件。(至少梳理三件事)
(一)父母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事件(主要指带来负面情绪的事件)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事件2:记得自己8、9岁的样子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妈妈妹妹在院子烤火。烤火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在聊天,当时不知道聊到哪里了。发现妈妈不开心脾气就来了,刚开始妈妈用手上的一个小棍儿敲了我几下头。我可能忍不住就给妈妈顶了几句嘴,于是妈妈对我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感觉揍了我很久,当时觉得浑身都痛。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挨揍。
(二)当时事件产生时,你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感受到:妈妈不爱我,我恨她
(三)你头脑产生什么样的念头,你得出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是:感觉这应该不是我亲妈,怎能对我下如此狠手。感觉自己不被爱,在家里没有安全感。
(四)这些信念和情绪如何影响你与父母的关系?
影响是:从小一定要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不能反抗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跟父母我很亲密,对他们也很孝顺;替他们分担家务和重担。有时有心里话想法不敢与她们沟通,不敢过于亲密,生怕出错。与父母的关系是忽冷忽热,有距离感。
(五)觉察一下,此信念如何影响你的工作生活
影响是: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生怕自己受到伤害。当别人对我特别好时不敢接受,生怕别人了解自己真实的自己。给父母和朋友都是表面很浅薄的关系,不能做到彼此很亲密互相及其信任的关系。
(六)深入觉察,你的认知是真相吗?如果不是事实真相是什么?如果之前认识到的不是真相,你愿意放下现有的信念吗?放下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你怎么做?
深入觉察:觉得不是真相。事实是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爸妈是有冲突,妈妈心情不好。我火上浇油导致妈妈情绪失控才对我下如此狠手一顿暴揍。我愿意放下原有的信念,因为妈妈生活在一个兄弟姐妹很多的一个家庭,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很淡薄。爸爸又不是一个会哄人的人。妈妈勤俭持家,有时也会有委屈。但爸爸工作太忙,很少关心妈妈。妈妈内心很焦虑不安,所以有时脾气暴躁易怒。和妈妈在一起回忆一下小时候的很多事情,了解一下当时的感受。一下子就有了共鸣和彼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