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集《活着多好呀》。汪老的文字随性、洒脱,生活气息浓郁,读到精彩处,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这本书精心收录了28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我的父亲》《昆明的雨》等经典篇目。
汪老笔下的食物总是带着自然的清香,味道极佳,让人仿佛正面对着美食,忍不住咽口水。虽然他非常喜欢故乡江苏高邮的美食,但在《四方食事》中写道:
总之,一个人的口品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老在《手把肉》中详细描写了内蒙手把肉的做法和吃法,其中有一段很有趣:
“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块的羊肉。一手“把”着一大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
汪老在《栗子》一文中对栗子的形状和各种吃法都有介绍,也写了生栗子好吃,还介绍了“风栗子”: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
我的家乡就产板栗,也常吃“风栗子”,我们叫“风干栗子”。那时每家秋天收了栗子后,要挖深坑埋到地里,填入沙子,盖好盖板,再用土覆盖,能保存到春节。这样既不失水份,又不会被冻坏。想吃“风栗子”的,就把栗子放进一个篮子里,挂在屋檐下,或者放在凉快通风的地方,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再吃的时候就又细腻又甜了。
这本书的编排设计得很好,从目录就能看出来,全书一共分了五个部分: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二、去过许多地方,故乡最有意思;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四、和有趣的人一起,活得很有兴致;五、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分别是写美食、故乡的美食、家人、朋友和各地风景的。
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很适合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阅读。读散文集也可以根据目录先挑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看,不必从头开始。
这本书的印刷排版也好,行间距很大,每页纸的留白很多,看上去很舒服,眼睛也不累。
刚买了几天,我用碎片时间已经读完了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丝毫没有阅读的压力。喜欢的篇目还可以重新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