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诞生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代。
无论他门前的队有多长,无论有多少人是商家找来当托的,年轻人还是觉得,“我喜欢在点一杯喜茶之后,举着那个印有张嘴喝茶logo的杯子在店里拍张自拍,然后边P图边发朋友圈,边喝着茶边回复着评论。”
这段悠哉悠哉的时光,其实像极了在某个下午,成都滨河路边上一个茶馆茶桌上的画面。只不过那大碗茶换成了漂亮的芝士奶盖茶;退休的大妈换成了90后小年轻;跟大妈摆龙门阵的大爷大妈换成了朋友圈里的Amy to Brian。
喜茶所代表的,一定不仅仅是一份加了奶盖的乌龙茶而已。除了给茶客们提供优质的茶饮,也更注重消费者的整体体验。他们的产品、他们的门店,他们的设计,无一不在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酷、更不一样。就跟90后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对茶饮并没有排斥,只是现有的喝茶方式,喝茶器具,喝茶空间,都太不好看,太不酷了。
而“喜茶”挺好看,挺酷的。
不仅叫好,喜茶同样叫卖。最新的消息是,“喜茶”已经获得4亿元B轮融资,并会更加深耕国内市场,同时致力于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及其周边产业的拓展。
产品即自我
不仅仅是诞生不就的新品牌“喜茶”,几十年的老品牌农夫山泉也在去年全面更新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通过一系列对于水源地生活的动物的拍摄,来强化农夫山泉品牌的理念和价值观:我们只是水的搬运工。(并且,我们的水源地生态非常的好)这种从“水”本身延伸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提升,直接拉开了他们和市场竞品品牌高度的差距。娃哈哈和怡宝的水哪怕水质再无限接近农夫山泉,也不是农夫山泉。
农夫山泉在做的,也许在水本身上并没有任何不同。但是这一动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品牌身份,提升了他们客群的层次和高度。
于是当你喝农夫山泉的时候,你喝的再也不是普通的矿泉水了。
其实除了“喜茶”,类似的茶饮品牌也借势崛起。小众的品牌Veones把内容,包装和店铺环境做的极其简约,并且极具设计感,让茶杯本身成为值得打卡的网红焦点。
来自英国的主打健康餐饮的品牌Pret,也终于在今年打开了大中华市场,第一家就进驻上海的白领聚集的IFC嘉里中心写字楼楼下。他们继承了对“健康”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并且推出了一众蔬果主打的沙拉杯。先不说他们是如何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光是这颜值,就已经秒杀一切邻座同事自己做的下午茶沙拉。
来自深圳本土的好色派沙拉也已经成功把自己写在科技园白领们的“减脂”计划当中。并且通过他们又色又美的颜值和吸引力,牢牢占据并引导着他的忠实用户,接近他们每个人内心中变的更健康,更美丽的目标。
没有人会抱怨自己喜欢的品牌足够美,足够潮,足够有逼格,甚至足够有社会责任感。而这些品牌,恰恰很好的抓住了顾客的这些特点和需求,让这些顾客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同时为他们自己坚持和执着的某一种理念,默默的发声。
品牌的文艺复兴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品牌并不一直是蛮荒之地,回看民国时候我们国家的各种国产品牌,无论是颜值还是逼格,可一点都不输当时来自任何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进口产品”
从当下咖啡和茶饮的繁盛状况管窥一斑,我们的主力消费群体渐渐变得更有期待,更有要求,也更注重品牌文化。其实他们注重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自己是否与众不同,是否在发出自己想要发出的声音。
大概自85年之后的这一代人似乎是自建国以来成长过程中最少受到政治干扰,也是物质供给相对丰富的一代。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好,人也更加自信,更愿意和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甚至去改变世界。
所以我们的市场上,还没有足够的,能够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的产品,服务,和空间场所,去充分的让他们选择,让他们辨识自我和彼此。或者,仅仅只是让他们在选择一件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能够找到这个品牌里面的的自己。
我们都是这个“品牌文艺复兴”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