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基于平等条件下的互敬互爱,不管对方的权势大小、身份高低、财富多少等。
因为幼年的一些经历,我对老师有敬畏,也有评判。之前每次遇到老师对孩子的“投诉”,总会让我内心波澜不断,不能很冷静的与老师沟通、交流,表面看似很平静,内心却带着一股子拗劲与老师对抗,总觉得老师批评错了,觉得老师没有客观、全面的看待事情经过,觉得孩子受了委屈,觉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平。为此我也在群里咨询过石老师,也在每次事情发生后,不断的去试探孩子的内心感受,观察他的情绪起伏。很多时候,是我多虑了,孩子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脆弱,老师批评的那个当下,他是很难过,但他转化的特别快,到晚上回家基本心情已经很好了,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我觉得他比我厉害多了。
这个年龄的小男孩,偶尔顽劣,在不断的面对老师的“投诉”下,我也在不断的思考,为什么我就不能和老师好好的平静的沟通呢?是因为内心害怕受到伤害,害怕自己幼年的伤痛在孩子身上上演,我将我内心的恐惧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把孩子想象的很可怜、很无助。在有情绪的状况下,根本无法好好沟通、更谈不上尊重了。
上周五,语数外三个老师同时在班级群里“投诉”,说娃上课经常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说他屁股离坐听课、说他擤鼻涕影响了老师上课等。面对这些,我强烈的感觉到,我的功课又来了。既然躲不掉,那就诚恳的面对吧。决定的那个当下,我的内心居然是淡定的,没有丝毫的恐惧与丢脸。在群里简单的回复老师后,晚上回家,我也和娃好好沟通了一番,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在哪,比如屁股离开凳子,他回答我是课上某个环节听得太兴奋了,想与老师互动,并没有捣乱。周六,我分别与三个老师进行了单独的沟通交流,很平静的说了我的看法和建议,以及与娃商量后的一些解决办法。老师也很配合,说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以后可以经常沟通交流,及时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整个过程都很顺畅,我也没再胡乱猜测老师普通语言下的言外之意。清晰、明确地表达我的看法,彼此尊重,也相信孩子有力量自己去处理学校发生的一些插曲。他不可能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他需要自己去历练,从同学间、老师间的交往中,自己去总结经验。
当我真正看清楚了事件背后的原因,内心真正的放下了,才可以做到有尊重的交流,尊重自己的本心,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老师的教育方式。我知道,在今后我还是会遇到老师的“投诉”,但至少,我可以有觉知的、不带情绪的进行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