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大纲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是根椐冯友兰在美国的三天讲课内容整理而成的。本书内容简短,但梳理清楚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冯友兰还有本书《中国哲学史》,可进一步了解详细内容。
本文按《简史》的时间线整理历史上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 孟子 -> 荀子

孔子 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育家,著作《论语》,《六经》不是孔子著作,他对六经进行整理,叙述并且作出新的解释。
主要思想:
正名,仁义,忠恕,知命,推已及人

孟子 著有《孟子》七篇,人性善,提出”四端“自由生长,“浩然之气”,“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著有《荀子》,人性恶,逻辑学说,“正名”,礼乐,

道家

杨朱 -> 老子 -> 庄子
杨朱,最早的隐者,“为我”,“轻物重生”,保全自己的方法:“避”
老子,《道德经》是后世集体著作,最早的辩证法。
道,无名,共相,
自然的不变规律,“反者道之动”,
权生:柔弱、谦虚、知足,保护自己。
无为

庄子 著有《庄子》

墨家

墨子,著有《墨子》,对儒家的批判,提出兼爱,非攻,被儒家判批无父无君。提出鬼神说,天志和明鬼。

名家

惠施、公孙龙,最早的讼师,提出名与实的关系,公孙龙的共相论,惠施的相对论

法家

韩非,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治理国家,不需要有特殊才能和高尚道德,也不需要像儒家主张的那样,自己做出榜样,或是通过个人的影响来统治。需要有立法的才能和知识,需要督察百姓的行为

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著有《春秋繁露》,结合阴阳,五行,提出宇宙十种成分。提出“三纲五常”,治国:庆、赏、罚、刑为“四政”

新道家

玄学,主要著作《世说新语》,向秀和郭象,”风流“

中国佛学

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鸠摩罗什翻译大量佛学著作。道生提出顿悟成佛,
禅宗的创立

新儒家

韩愈和李翱 > 周敦颐,邵雍,张载
对儒家经典 重新注解

理学

程颐 -> 朱熹
朱熹 集大成者,多产作家,新儒家认定《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还为四书做注,如《周易本义》、《诗集传》。从宋朝至明清,被认为国家官方解释。
理 一物一理,每个事物都有它独特的理
精神修养:用敬,致知,

心学

程颢 -> 陆九渊 -> 王守仁
王守仁, 心学集大成者,著有《传习录》
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理论。

西方哲学的影响

对中国哲学的主要影响:逻辑分析法,使用逻辑分析法重新注解经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