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不能按“不同场所、不同房间”分别整理,必须按“物品的类别”进行整理。
这个观点第一次明确听到,有意思,提供了一个启动整理的思路,可以尝试一下。
整理分两种,即“日常的整理”和“节日的整理”。
有趣的形容,的确有时候感受到整理的喜悦,是一鼓作气,高昂情绪下完成的,比如最近整理出来的入户花园。之前试过“日常整理”,很快打回原型,这次是大动作,调整了收纳结构,有断有舍,基本不太可能反弹到原来的状态。
整理首先要从丢弃无用物品开始。
我可能算是喜欢旧物的一个人吧,比如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科书、画、学生手册,甚至那套各科的“5年高考,3年模拟”还在家收藏着。以前旅游的明信片、旅游景点地图、交通票等等,大学的草图,大一通宵好多天做的doublehouse模型等等,我都放在家。哦,还有几年前搬家时候,我妈想丢掉的小学一年级买的书桌(有书柜有抽屉那种整合书桌),还保留着。但是,慢慢的,我不再买以前很喜欢买的各种小玩意,感觉“没地方放”,“买回家”变成“window shopping”。
再到很后来,不记得哪里看到这么一个意思:现在房价那么高,好几万一个平方,拿来堆杂物,会不会太奢侈了?当然要把空间解放给人。丢物品的时候,也变的更果断,很久没有再拿出来用的,甚至忘记的生活用品,哪怕是新的,也能接受舍弃。这样整理,舒畅多了,也会提醒自己要克制,不能乱买东西,宁精勿滥。当然,前面提到的“纪念品”一类,目前我还是不会扔的,哪怕几乎没拿出来看过,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