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一个朋友,从一个普通二本学校的机械专业,考到了浙江大学海洋环境工程专业,两年半后从浙江大学毕业,又做起了IT行业的工程师。这跨度不是一般的大,超强的自学能力令人咋舌。最近交流,他道出了研二开始努力学习编程跻身进入IT行业的重要原因,他说是为了一个姑娘,他说遇见她,让他有非常想定下来与她一同生活的感觉。于是还在学校的时候帮她做实验,帮她忙着忙那,同时还想着努力提升自己。想到现在IT行业赚钱,于是努力学习,希望未来能给她一个好生活。毕业前,他们没有在一起过,实验室师兄妹相称,青涩,友爱;毕业后,各自东西,各奔前程。没有太美的结局,但朋友说很感谢遇见她,让他在读研的时间里有了憧憬和向往,给了他学习IT的源动力。
最近就突然想到了他的这段经历,让我觉得,想成家的感觉,应该很美好吧?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跟他一起生活、想跟他柴米油盐的憧憬和期待吧?
对,我觉得这应该是来自内心的自然的生发。而不是像我这样,被推动着去转化角色。。。
最近父母有了装修新房的想法,一套毛坯房空了好几年,终于打算要装修了。装修是件好事,关键是,我现在连对象都没有确定,竟然要装修新房??!!万一我装修的风格,未来的爱人不喜欢怎么办?万一我先装修了,未来爱人对没有让她共同参与表示不满意怎么办?我内心一万个抗拒,可大人也有装修的理由,说我现在27岁,等对象稳定了到时就是28岁或29岁,现在先装起来,到时要结婚就随时可以结,不用等通风啥的浪费时间。还说其实谈对象和装修又不互相耽误的,现在一个人的时候装修,很多意见可以自己把握自己调整,两个人的话共同参与反而麻烦,万一意见出现分歧还伤感情,麻烦。他们反问了我一句,那现在不装修,什么时候装修呢?你有什么想法吗?我说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是觉得应该等有了对象之后再装修。
可最后,他们还是推进了装修的事情,并且在今天上午,请了一个设计师过来测量房子。。。
我跟朋友说了这事,朋友觉得家里人有点着急,把我的成家之事当做一件任务来完成一样,有种一定要在哪个时间节点完成哪件事的感觉。而我的感觉是,在我自己还没有成家意识的时候,突然被贴上了一个你要成家、你要结婚的标签,特别地不适应和抗拒,甚至是反感。
从而引起了我的思考,成家,这么温馨的一个词,成家立业是父母的毕生心愿,这可以理解,可怎么就成了件任务?经常听他们在说,你要是结完婚,我们的心事就可以放下了。我都不知道现在找对象、装修房子,是为了父母而结婚,还是只是随俗,到了这个年龄你就必须得去完成。。。
想着现在一个人挺好,挺自在,若是两个人也挺不错,憧憬着爱情,可刚升起点美好的幻想,就被世俗的条条框框给打压了。。。
有个不恰当的比喻,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想身份角色亦如是吧?被赋予的角色是演员,转换角色的时候有牵强和束缚,愿意主动承担的才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吧?可自由演绎,尽情发挥。前者是外界牵引的压迫,而后者是内在驱动的冲劲。
真的好想做个调查,目前的年轻人成家,有多少是觉得两个人自然而地想在一起结婚成家?有多少是被父母、被七大姑八大姨、被世俗推动地去成家的。
我好奇这些干什么?想转移压力和焦虑?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