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他知道你真的有在认真听?

如果将人比作孤岛,那沟通就是在孤岛与孤岛之间传递信息的水流,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对初入职场、刚刚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来说,有效、高品质的沟通尤为重要。

在沟通之前,想清楚自己进行沟通的真实动机和核心诉求;

在沟通当中,清晰表达用词恰当,让对方听得明白也聊得开心;

在沟通之后,复盘自己的沟通内容和过程,诉求有没有得以满足和实现?

用心的,才是交流

沟通效果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那么今天呢,小编要跟大家分享几个从《高品质沟通:化繁为简,乐在其中》一书中学到的沟通小tips——如何让对方知道自己在认真听?

① 身体前倾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和一个人在对话,你希望他是身体后仰还是前倾?

在沟通交流当中,身体前倾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肢体语言,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你对他正在讲的内容很感兴趣,你对说话的人也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对方的表达欲望,让沟通的过程更加顺畅和自然。

而相应地,身体后仰会给人一种审视和批判的感觉,这是一种给人以傲慢感的姿态。想象你正在跟一个身体后仰的人沟通交流,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可能是屈辱、委屈,或者至少会感觉到自己在这一刻没有被重视。

所以,身体前倾的姿态是我们倾听状态中最好的姿态。

↑拒绝沟通的样子长这样

② 眼神温和

试想一下:你面对的是两个沟通对象,其中一个人眼神躲闪,只是偶尔瞟你一眼;另一个人有温和坚定的眼神,与你进行着很正常的目光交流。这种时候,你会对哪一方更有偏爱,或者说好感?

据相关专业统计显示,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感情表达=语言文字7%+语调语气38%+非语言信息55%。

目光交流是非语言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在倾听对方讲话时,要用专注、柔和的目光注视对方。

但也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在注视对方时不是死盯着看,也不是上下打量,这会让对方内心产生怀疑,你是不是在挑剔某个细节。

用眼神表达友善和关注

③ 表情适当

设想一个场景:你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来找你诉苦——他/她失恋了。

这时候你会哈哈大笑然后告诉对方“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吗?或者你会选择面完表情地看一眼对方,然后说“呵,就这?我还有更烦心的事情”吗?

表情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露。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交流中,还是在职场沟通场景中,我们做出表情的前提是理解对方的心情,并且有产生共情。

如果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处境,可以询问对方的想法和情况,给对方一个宣泄口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不用说出来,就能听到声音的交流方式O(∩_∩)O哈哈~

④ 回应积极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你在跟一个人讲电话,讲着讲着,感觉对面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应了,然后你怀疑是不是自己对着已经断线的电话讲了好久,赶忙问对方“你在吗你在吗”?

这时候,不管电话有没有断线,你继续讲下去的欲望也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面对面沟通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你讲了一堆,然而对方反应平平,甚至手头上在干其他事情。

怎么办呢?从自己做起,至少在别人找你沟通时要积极回应。

因为,没有回应意味着没有反馈,而没有反馈的倾诉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在交谈中,为了让谈话顺利进行下去,进一步激发对方分享交流的兴趣,必须有一些回应。这种回应可以是肢体语言,也可以是表情变化,当然还可以是声音上的回应。

真正的反馈要积极及时

⑤ 专注的大脑

不知道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有一个活动,一个人说自己跟另一个人通知到了,但另一个人坚决否认自己接到过通知,结果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然后双方争执不下,后来经过一番周折后发现,的确有通知到,但是接到通知的时候另一个人处于手忙脚乱、忙到飞起的状态,所以压根没听清负责通知的人说了一些什么?

所有的老师提问都是留给不听讲的小孩的(#^.^#)

所以,我们在倾听对方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的大脑是保持专注状态的。否则,你可能只看到对方的嘴巴在动在说话,但说了什么并没有注意听,导致错过了重要信息,也让双方的体验都不怎么良好。

加油~职场人!生活人!打工人!

最后的最后,放上来为我带来灵感的漂亮的一本书↓

《高品质沟通:化繁为简,乐在其中》

文|runyue

图|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