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得了本地名人一副书法墨宝,喜不自胜。
拿回家细细欣赏,喜爱之情难以言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按捺不住内心喜悦,拍照发给书法爱好朋友们分享。大家不看则已,一看群里炸了锅了,七嘴八舌各种声音都有。最先看到这幅墨宝的人是在下,虽然说对书法也是高山仰止,附庸风雅而已,但是钟爱此道,乐意欣赏得意之作。
我只是书法爱好者,手下功夫自然不是上乘,可是朋友乐意让我说道说道。我告诉朋友说:“在下不才,初学者而已,虽说是看的多了,眼界有所提高,但是无外乎班门弄斧,见识浅薄。斗胆说说拙见,你姑且一听,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朋友说:“闲话少说,直言不讳。”
我沉吟片刻说:“名人字画不一定都是上乘作品,一副好的作品跟心境、工具、天气都有关系,所以产生一幅作品下笔前完全都是未知的。同样的内容,一个人写两次也会有所不同,首先要摒弃名人手下均佳品的理念。”
朋友说:“一般说来,一幅作品的隐性价值其实都是名人效应,很多人都觉得名人就是精品,只认名字,不看其他的,你有什么见解?”
我说:“章法合理,布局恰当。线条有力,用笔老道,落款也很自如,有深厚的基本功。此为篆书,但是又跟传统篆书用笔有所不同,大篆和小篆都是藏锋,圆起圆收,为啥他的起笔都是随性所为?倒是跟金文的起笔有些相似,是不是融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致?但是对于篆书作品而言,这样处理有失古风,另外这个上字的处理方法已经不是篆书,而是甲骨文的写法,比篆书还要早的文字,跟篆书摆到一起,是不是有点欠妥?另外篆书古朴肃穆,飞白是不是有点多?”
朋友听了我的话愣了一会说:“你懂个屁。”于是我们哈哈大笑,转身喝茶去了。
过了几天,朋友跟我吃饭,心情沉重的说:“我把那幅字发给另外一个懂书法的朋友,他回了我一句话,听后特别不爽。”我说:“他怎么说?”朋友闷闷的说:“他说依葫芦画瓢。我就不懂了,是不会欣赏呢,还是人家写的真的不好。为什么写字的都说别人写的不好,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么?”我心里一沉,所谓文人相轻的屁话,从古到今伤害了多少人?
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不管是写书还是写字,作曲还是填词,大多只会看到别人作品的弊端看不到优点,这是一种认识的悲哀。但凡一个作品,即使多么糟糕,势必有好的一面。“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把扫帚如此,何况人乎?只说别人作品的糟粕,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一种狂妄,更是一种井底之蛙的浅薄。只要是面世的作品,其必有精华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就算是一塌糊涂,敢于发声也是一种勇气。在评论别人作品的时候,客观,谦虚,可圈可点,既能肯定别人的长处又能提出改进的不足,对别人是一种激励,提高,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味的去抨击别人作品,看不到一点点的正面东西,只能暴露自己的无知。如果再用“文人相轻”的话安慰自己,或者开脱自己更能显现出自身的浅薄。
自古以来,真正的文人都是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只有那些自视清高,实际一知半解的人才会看轻别人,评论别人的种种不是。李白和杜甫相差十一岁,但是一见如故,彼此情谊至深,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两个历史上最大的文豪有的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欣赏,情同手足的思念。为什么不文人相轻呢?
不要让浅薄暴露了自己的修养,不要让胸襟出卖自己的无知。更不要让“文人相轻”这四个字成为你去打击取笑别人的资本,自诩为文人的文人,实则只是可怜的小人。
有感而发,特此记之,与君共勉。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书法技法的同时,提高德品、口德,德艺双馨才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