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阳光普照,不冷。
腊梅树下依然阵阵飘香,树上的叶子大多已经落下,只留下枝干上的花朵。
大寒节气,民间有吃糯米的习俗,北方习惯吃消寒糕—年糕的一种,提到年糕,我想起多年前在新昌吃的年糕。年糕深受新昌人的喜爱,年糕是典型的早餐品种,当地人变着法地吃年糕,煮着吃,炒着吃,年糕用温水泡软,放油翻炒,放入酱油调色,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鸡蛋、青菜、梅干菜、肉丝、撒上葱花。
年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年糕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制作年糕是用来来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并祈求“年年高”。还有一种说法是食物的历史发展,汉朝对米糕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到宋朝,“年糕”一词沿用至今。
近日,学中国菜冲上热搜,第一批学中国菜的外国网友开始交作业了。有做蒸鸡蛋羹的,用砂锅做辣椒炒肉,津市牛肉,大批热心网友对外国网友的作业进行回复并在线教学,互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晚上和同事一起去聚餐。五人围成一桌,吃羊肉火锅,糖醋排骨,烤串,红糖糍粑,红菜苔,玉米糊,还尝试了一道从来没有听过菜—油炸东方树叶。吃起来香香脆脆的,估计是桑叶裹上一层蛋清炸成的吧!在大寒的节气,吃一顿饭,溜个弯,一点都不冷,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了简单才快乐。”有道是知足常乐是长大后快乐的一个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