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终于抢到了菜。
姚爸说恭喜我会抢菜了。他这是嘲讽我不会用在线平台购物。我不爱线上购物,又不代表我不会线上购物。我仿佛生来对物质的欲望极低,用姚爸的话说,我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所以如果不是买些必需品,花花绿绿的在线购物,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但是我的菜已经迟到了三个小时。盒马给我发消息说,受疫情影响配送会延迟。加之天气很冷,会更加迟些吧。我不急着吃,它迟到多久都没关系,今天不来明天甚至过几天来都没问题。
早上起来在阳台溜了一眼外面,楼下的一排车,过去一周都没动过,今天终于开走了一辆。看来这周大家还是会继续猫在家里不出门。这让我暗自叫苦,如果再这样停下去,我后面开车上班会很麻烦,因为下班回来根本就不会再有停车位。
此时的楼上楼下又开始唱歌,歌声此起彼伏。楼下爱唱歌的是位女士,楼上的是位男士,虽然他们一般也只是唱几句,无奈我们这个房子的隔音真是不咋地,又或者是我一个人在家实在太安静,真是一个字都不会被我的耳朵错过。他们的水平纵然和歌唱家很有距离,可倒也不算难听,只要不是突然来几句夜半歌声吓人,我都没意见,毕竟大家确实都被憋坏了。
今天阳光明媚,透过纱帘洒进屋里来,照在被我擦得光亮的地板上,让人有一种温暖平和的错觉。
确实是错觉,因为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太平。新冠肺炎全球迅速传播,非洲出现神秘致命病毒,巴西发现前所未见病毒,南极冰川开始极速融化,遮天蔽日的蝗虫于多国爆发。当然,你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享受蜗居在家的温润阳光。
但是我还真不行。
我是1月20号离开上海去日本的。上飞机前,我对这个病还只是停留在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阶段。可是我的飞机刚刚落地东京,上海就确认了首例输入性新冠感染病例,从此,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而且很不一样。如同那天我和领导说的那样,离开上海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再见他的时候,已经恍如隔世。
我离开日本的那天,川崎还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人群熙熙攘攘,孩子们欢快地满街乱跑,十几公里外的钻石公主号也刚刚被隔离在海上。也就一个星期之后的昨天,日本的新冠疫情突然严峻起来,官方认为“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承认新冠肺炎事实上已开始在日本流行。
姚宝和姚爸所在的川崎,属于神奈川县,也就是日本发现首例病毒确诊病例的地方。川崎夹在东京和横滨的中间,大致距离相当于宝山北面和闵行南面之间的普陀。东京是日本人口第一大城市,横滨第二,川崎第六。东京不用说了,现在确诊感染人数20人,隐形感染人数不知。横滨是神奈川县的省会城市,在横滨港上停泊的钻石公主号,到昨天已经有356人感染病毒。
也就是说,这个地区拥有流行新冠的主观人口密集和客观病例众多的内外条件,这让我真的很担心。
而日本和中国不一样,和我们庞大醒目热闹的医院相比,他们的医院仿佛很低调,低调到我就没在街上见过医院这种建筑的存在。一旦疫情爆发,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仿佛日本到现在也没有应对新冠明显的措施。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新冠的威力。如果是飞沫传播,那口罩是会有很大的防御作用;如果真的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那口罩的作用恐怕也有限。这种传播威力的病毒,应该是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我昨天说拼免疫力,就是指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就看谁的身体过硬,谁能轻症,谁重症之后能扛过去。
形势瞬息万变,眼下只能过一天看一天了。
昨天说的动画片,今天先推荐其中的一部,是改编自绿川幸短篇漫画的日本动画片《萤火之森(蛍火の杜へ)》,2011年上映,豆瓣电影排名第126,动画片排名第11。
这个排名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影片只有40分钟,无论从情节铺陈,还是感情融入来讲,都会受制于自身过短的篇幅。特别是电影的结尾,几乎是在猝不及防之中完成,对男主离开女主之后的事情仿佛也缺乏足够的交代,让观众很是意犹未尽。所以很多网友都会怀疑影片不是完整版,因为看上去根本没演完嘛。
电影显然是完整版,结局也交代得很清楚了,关键是观众要够细心。当然,我也是看了第三遍的时候,才看懂结局到底是什么,以及绿川幸到底想说什么。
豆瓣对这个电影的注释是“触不到的恋人”,众粉也都会围绕着“触碰不到的爱”和“没有结果的爱要不要开始”之类的话题去讨论,很多网友也在指责那个乱跑的熊孩子,还有大票儿的人在质疑影片各个关键情节的合理性。
我都这把年纪了,不可能以一颗少女之心在这里讲什么天真懵懂纯粹的爱情,但我还是很愿意简单和大家分享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动画片干净的画风、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是我非常喜欢的。不知道是否因为我已经上了年纪,对于复杂的东西已经没有能力接受,会觉得太闹太烦也太累。所以这个简单的动画一开场,就瞬间俘获了我的心。
更不用说它的绝大多数情节是在浓郁的夏日森林里完成的。
作为一名生长在小兴安岭余脉的小女孩而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一望无际的绿野简直就是童年的仅有的回忆。从小没少在树林里“探险”的我,对于森林迷路这种事情丝毫不觉得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没错,对于森林的好奇和向往,显然不是城里的孩子能理解的感情。但是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我像萤那么大的时候,曾经望着连绵不绝的完达山脉,有过多少遐想和憧憬,不过就是没想过那里面会有帅哥而已。
从小被父母丢弃在森林里的帅哥“银”,看上去是个妖怪,实际上是个人,所以他有着人的感情。山神和众妖怪待他很好,但是他终究和他们不一样,他内心保留着,也渴望着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爱。
银对萤这个意外跌进他生命的“同类”,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无非割舍的亲近。这种融合了友情和亲情的亲近,到了萤长大以后,终于化成了他无法克制、亦无法自处的爱情。
没错,他是故意去触碰那个小男孩的。萤从小在他面前摔倒,甚至被他击倒了多少次,他也没伸手去拉过,怎么会对一个陌生的,而且只是差点摔倒的小孩伸出援手,这当然没道理。
因为萤自小和银在一起玩耍,萤被山神和妖怪们警告甚至恐吓。谈不上恶意,却也没有太多善意。我们来看看银在萤的怀里灰飞烟灭之后,它们是如何对萤说的:
“萤,谢谢你,虽然我们很想一直和银在一起,但是银终于有了想触碰的人,也终于被人紧紧抱住了。”
看到这里,一切就都很清楚了。其实,绿川幸是想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银的故事讲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终其一生,追逐的都是爱与被爱,而有了爱与被爱的人生,无论终结在哪里,在什么地方,都是值得的,都是没有遗憾的一生。
那么在绿川幸看来,什么叫做爱,又该怎么回报爱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萤的形象。
萤在出场的时候,是个天真可爱的6岁小女孩。她长在横滨,但是外公家住在乡下,所以会在每年暑假来到住着山神妖怪的山里。她不仅长得普通,貌似学习也不是很好(高中毕业没读大学)。用我们的眼光,这就是个非白非富非美的普通女孩。
她和银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特别传奇的经历,除了遇到两次来警告她的妖怪,两人无非就是做些看风景、摘花戏水、钓鱼放风筝之类很无聊的事情。
而她之所以能够打动银,也打动观众,首先是对银的信任。
也许因为出场的时候她还太小,对于银她有着父兄般的依赖。无论银说什么做什么,她都以一片赤子之心坦诚相对,丝毫不会害怕,更没有半分质疑。银说看风景,她就跟着往森林深处走,银说来参加夜晚的祭典,她就半夜从家里溜出来……这份毫不保留的信任,不但让他们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没有距离,还轻松赢得了观众的好感。
再是陪伴。从6岁开始,到上高中,应该是10年的时间,萤期盼着每一个夏天的到来,履行着与银关于夏天的约定,用生命的每一个夏日陪伴着孤单的银。无论是开始像跟屁虫一样跑前跑后,还是长大了和银肩并肩如影随形,画面都始终美得让人心动。
当然还有思念。影片唯一一段发生在横滨的情节,就是为了描述萤对银的思念。包括忘记上课、一个人出神和无心吃饭这些细节描写,看似普通,实则高明,对于每一个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大人来说,都是实在发生在自己身上太熟悉不过的桥段。至于萤送银围巾那段则更加让人会心,谁还没送过心上人一条围巾呢。
最后是承诺。
在银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夏天,萤在那片美丽的草地上对银说,等三年后高中毕业,她会到这里来找工作,这样就可以陪银度过每一个季节。也许就是这个决定,或者说是愿望触动了银吧,他很快选择了在萤的怀抱中离开。
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当萤怀抱着银留给她的面具时,萤在画外音中是怎么说的:
“短时间内,我可能不会再期盼夏天的到来,但是留在手心的余温和夏日的记忆,我会带着它们一起活下去。”
如同她说的那样,在高中毕业前,萤再也没有回到山林。
但是毕业后,也就是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如果你留意到她开场和妈妈关于履历表、面试鞋子的对话,就不难明白,影片中讲述的所有故事,都是萤数年后,在高中毕业后,再次返回山林途中对往事的回忆。
她实践了当年的承诺:到这里来找工作,带着和银的记忆好好地活下去。所以电影画面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从屋子里走出来迎接她的外公——她再次回到了住着山神和妖怪的山林。
难得的是,在萤的回忆里,你看到的这些往事,都甜蜜而美好;在即将重回故地的萤的脸上,你看不到忧伤和泪痕,甚至始终挂着温暖而坚定的笑容。这个普通的女孩子如此乐观坚强,又如此懂得如何接受和诠释爱。
影片用了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描绘了关于爱的信任、陪伴、思念和承诺,更希望我们明白,对永失我爱最好的纪念,是带着回忆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
最后,把影片中萤的一句话,送给正在看日记的你:
“总有一天,时间会将我们分开吧。但是,即便如此,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我们都要在一起哦。”
要好好珍惜我们拥有的爱,因为我们是因爱而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