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打满算,从15年5月开始从vama外协做起至今,时间差不多过去了39个月,折算成年份,刚好是3.25年。哈哈,如不是刚才掰着手指头算算,还真没有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踏进工厂大门第一天的内心活动、人和场景,依旧是历历在目。
实地参观的时间距离面试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虽然知道马上要去新环境工作了,但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对我都无比陌生:公司环境怎么样,车间脏不脏,新同事们听说都是20出头的毕业大学生,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抱着诸多此类问题,我惴惴不安的,到了公司的大门。
5月,一个长袖不热短袖不冷的时节,我坐在亲舅舅的小电驴后座上,虽然不是第一次坐了,但我依旧诧异这以电为能源的发动机,在装上了方便辨识这是一台摩托的塑料外壳后,驼着115斤的我与200斤的舅舅在马路上,以70迈的速度在中午无人的道路上飞奔。速度有点小快,风声呼呼,我贴着舅舅的背,冲着他的耳边说道:电动车还能跑这么快啊,快80迈了。我舅舅朝左稍稍偏头道:要不是载着你,上下班我都是跑90小100回家呢,谁说国产的东西质量不行,这车我开了3年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没给我掉过一会链子呢。他身后的我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口气之中的自在得意,顺着风向,落在了我的耳朵里。
“前面左拐就到公司大门了,记住上班的路线,以后你得自己上下班。”舅舅说道,这回他没有侧头。
“知道了”我看着路边倒退的风景说道。
不出意外那里就是我未来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我将同父辈年轻时那般在车间里挥洒自己的汗水,换取薪水,养活自己与家人。这是我半个月往前18年都没层猜到过的生活方式。从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专攻水彩领域的那种,游离在纸张上的入水飘动的颜色让我深深着迷。虽然从没思考过画家们会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他们绝不不会在车间里创作,那里油污重,容易污染纸张。哎,这下好了,各色的笔成了各色的榔头,画家梦算是彻底泡了汤。想到这里,愈发觉得现实真是残酷。
那年我18岁班。晚春的阳光晒在脸上,风在脸庞游走,穿过衬衣。想到这些,后座上的我失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