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灶头无烟火丨柴




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列首位。

是不是按重要性排的序,揣测不出来。

从中国神话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及希腊神话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看,火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人类来说,火太重要了,想方设法处心积虑也必须获得。反正没听过普罗米修斯盗墓的传说。

柴与火的关联度最大,薪火相传嘛。

有了火与柴,人可以把食物弄熟加热,可以取暖御寒,活得才更健康更安全更滋润。

我生活的年代,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基本不用柴了。

用过煤,蜂窝煤。

小时候住平房,做饭取暖都要用煤炉子。

烧蜂窝煤真是个麻烦事儿,得添煤,通火眼儿,擞炉灰铲炉灰。炉灰一擞,满室生灰。

烧蜂窝煤,必备四件套,宛若文人墨客的文房四宝:火筷子、灰铲、夹媒的夹子,擞灰用的钩子。

我有一朋友尤恨火筷子!

因其童年时十分淘气,其父揪着耳朵回家后常以火筷子抽其小腿。朋友年幼,不分因果,每次被火筷子抽得满地乱蹦,对火筷子恨之入骨。

后其父发现家中火筷子经常莫名失踪,遂换了绕成圈的晾衣绳取而代之,孩子听话多了。

烧煤尤其要命的,是还要封火,既不能灭,又不能让煤烧乏致炉火熄灭,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儿。

如果封不好火,不仅会费煤或炉熄,还可能会有煤气溢出,很危险。

我中过煤气,差点儿死了,难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上小学的时候,冬天,教室是要生炉子的,烧煤球。

学生们上山拾来干枯的松针,松针富油,是引火的好东西。

松针放在最下面,上面是几块劈柴。点燃后,松针会立刻熊熊燃烧,引燃劈柴。劈柴噼哩啪啦烧起来,再从上面炉口倒入煤球。过一会儿,冰冷的教室就会变得像春天般的温暖。

在我的印象里,一到冬天,教室后面就用砖头分隔出三个小池子,松针、劈柴、煤球静静地躺在里面。

这段经历,似乎是我此生用柴的唯一记忆。

随着时代发展,后来陆续用上了液化气、天然气,家居生活变得干净,安全,便捷。

国家现在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烧煤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地方都改用天然气或者电了。

砍柴?更不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呀。

我有时会杞人忧天地想,中国十几亿人如果都用上天然气,地壳里面藏着的天然气够用多久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3)火炉子 住在胡同里的人家,到了冬天,都是自己生火取暖的。所以每家都得有个火炉子,铁皮做的,炉子按所烧煤的形态...
    yaofyaof阅读 4,160评论 0 0
  • 1. 父亲生于上世纪六十年...
    遇见与读书阅读 3,126评论 1 1
  • 海淀的故事【73】 煤球-蜂窝煤 小留流第155篇 我妈卖菜的工作没了,家里人吃马喂的,日子还得过呀,总不能坐吃山...
    海淀老头儿阅读 4,571评论 15 2
  • 万菜之王 小时候的饭桌上白菜绝对是万菜之王,冬天几乎每天都是白菜,那时候没有这么多蔬菜大棚、冷库,什么季节都可以吃...
    kiolone阅读 4,455评论 1 1
  • 燃料的技术进步历程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中,作为燃料的柴火排在第一...
    许秀江智库的平方阅读 5,9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