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这一重要指示,为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指明了着力方向。锲而不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定力、养成习惯,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越是闯关夺隘,越需淬炼作风。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以“增强定力、养成习惯”把稳思想之舵,凝聚实干力量;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更是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的实践标尺。“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在面对廉与腐、实与虚、俭与奢的价值观较量时,定力的丧失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一点清油污白衣”的警醒,坚守初心使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以学促思、以改促行,牢牢把握“学查改”三个关键,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定力”,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涵养优良作风

好作风是“养”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精简文件会议到规范公务接待,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每一次作风建设的突破都源于对“习惯成自然”的深刻把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坚持学习改造和长期实践磨砺的结果;不良作风难以根治,往往在于积习难改。整饬作风就要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抓好习惯养成,包括“短实新”的文风、“干实事”的会风、“接地气”的话风等,都要真正化风成俗。

心中有定力,脚下有行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定力铸魂、习惯塑形,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自觉,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优良作风凝聚奋进之力,永葆清醒和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应对方式也必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攻心战。

好作风,就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以优良作风提供坚实保障。始终绷紧作风这根弦,保持赶考的心态,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