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16种叙述结构上一篇已经讲了8种,接下来的8种是:
9、特色-利益型
这是一种推出产品的传统方式:先说明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特色,然后解释每种特色是如何为听众利益服务的。
听众的利益要体现在演讲的每一个细节。
10、案例研究型
其实就是“讲故事”:复述一遍你或是你的公司是如何解决特定问题或满足特定顾客需求的。
11、以退为进型
当面对一个多疑甚至怀有敌意的听众演讲时采用“以退为进”
这种方法是你的底牌,不到关键时刻不建议使用。
12、比较-对比型
这种结构就是对比、比较你或公司与其他人、其他公司之间的异同。
除非你对听众知根知底,否则不要使用“以退为进型”和“比较型”结构。
13、矩阵图表型
用视角呈现概念。和和“空间型”类似。
空间型:暗含动态关系或运动趋势
矩阵图表型:静态获稳定关系。
14、平行结构型
是矩阵图表型的复合形式,它以相同结构继续分析每一象限或者在一系列要点下细分出同样多的次要点。
15、自问自答型
这一结构可能是引起听众共鸣的最佳形式。
你提出问题可以成为整场演讲的基础,每一组要点都可以与它相关,然后自己奉上答案。
16、数字帮单型
和模块型结构一样,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甚至难以形成的结构。
只有在所有结构都不适合时,才能使用。
一共有16种叙述结构,哪一种结构适合你呢?
其实16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叠,选择的关键是:整场演讲只能选择一到两个模式,且风格要统一,并不是多多益善。
选择结构的5大指导因素
第一,演讲者的个人风格。(你是幽默型的,还是严谨型?)
第二,听众的主要利益。
第三,内容的内在影响。
第四,既定的议程。
第五,美感。
结构的力量
这种用“叙述结构”支撑演讲的方法不仅为你,也为听众提供了快速、简单的检验想法、观点和完整性。使听众明白所有演讲,并让他们轻松记住所有要点。
演讲者必须向自己提出的“4个关键问题”
做出框架表格—头脑风暴和归类— 特定结构排列合乎逻辑的顺序……,可以把这些进一步提炼,从而得出一下4个关键问题上:
1、你的目的是什么?
2、你面对的是谁?他们的诉求又是什么?
3、你的罗马石柱手机什么?
4、为什么要用特定的顺序排列罗马石柱?即选用16种叙述里的那种结构?
明白了“四个关键问题”,听众将会很愉快,获益的自然是演讲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