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林夏萨摩的《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的来不及》。心灵鸡汤也是分阶段的,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恰到好处。
高中时期所有的老师都爱用“眼高手低”这个成语来形容我们。事实是,不管实在学习上还是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是如此。我们抬头仰望着绚丽的星空,却无法脚踏实地,正如书中所说:“其实,你不是害怕,你只是太急功近利。”
20几岁的我们还太过年轻,却不肯踏踏实实地苦干,即使是学习,我们也并未拼尽全力。书中提到“伪学党”“在学习”“假动作”这三个词,我觉得再没有比这三个词能更贴切地形容当代大学生了,也上我狠狠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
期末考试时,与闺蜜相约天天泡图书馆,于是兴致勃勃将东西打包至图书馆,信誓旦旦开始新一轮泡馆生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骨感的吓人。一天下来一本书都没有看完,甚至是只翻了几页而已。期间出去吃了两顿饭,打了几次水,上了几次厕所,玩了会儿手机,把朋友圈、空间等刷了几遍……晚上才惊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想要学习也已经晚了。
学习的“假动作”只是欺骗自己,最后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可以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是老师出得题太难了。不止平时复习是这样,平时上课同样如此,坐得端端正正,不玩手机也不交头接耳,其实我的思绪早已神游到黑洞了,老师讲的一个字都没有进入我的耳朵。这种“伪学党”应该不在少数。
“这个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聪明的,一类是勤劳的。这给世界上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两种,一种是靠天分,一种是靠勤奋。”书中自然也运用了对比的例子来论证,一个是语言天才亚朋·夏尔马,一个是家喻户晓的俞敏洪。
如果可以重来,天分和勤奋,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前者的选择者一定众多,我也会毫不犹豫选前者。
有天分就一定会成功吗?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天分并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多少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这个小偷固然有天分,却没有勤奋,他最终的结局不过是碌碌无为。
王安石先生在《伤仲永》中也说明了天分也是不可靠的。方仲永家世代隶耕,仲永5岁便能做事题名,真可谓是神童,而仲永的父亲为眼前蝇头小利不让其学习,最终仲永沦为一个普通人。
可见重要的不是先天充足,而是后天弥补,作者在书中也阐明了,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明知自己不够聪明,所以肯用心,肯努力的人。是那些即使知道自己有天分,很聪明,也假装不够聪明的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三种学习的方法:天分+勤奋。爱因斯坦不是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对于我这样的伪学党们,还怎么敢说自己已经很勤奋了呢?看完这本书,不知不觉在寻找着目标,不知不觉在改变着现在的生活。我的心中有一团火,正等待着浴火重生。
20几岁的我们,请不要只顾诗与远方,还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