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记载,孙膑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后人,因为三件事,使他名垂青史。
第一,田忌赛马。田忌是齐国的大将,经常与王公贵族赛马,但是,由于他的马匹质量不好,经常输给对方。
孙膑给弛出招:“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意思是让田忌用最慢的马与别人最好的马比,用自己最好的马与别人的中马比,用自己的中马与别人的下马比,结果,三局下来,田忌总能胜二,最终赢得千金。于是田忌便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被封为军师。
第二,围魏求赵。魏国进攻赵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援赵国。
孙膑出谋:“今梁赵相搏,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必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其必释赵而自救。”
意思是魏兵进攻赵国,国内必然空虚,如果齐军绕道直逼魏国的首都大梁,魏军必须回援,在路上袭击,必然获胜。果不出孙膑所料,魏军听到首都遭受攻击,紧急回兵救援,结果被埋伏在半路的齐军杀得大败,史称桂陵之战。
第三,减灶诱兵。魏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孙膑和田忌再次出战。
这次孙膑同样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但是,孙膑料到庞涓必然有所准备,追击齐军。
于是,他让田忌一边后撤,一边减少三军造饭时所用的火灶,结果,自认为聪明的庞涓一边追击一边通过灶的数量来计算齐军的实力。经过几番追击,庞涓断定齐军已经丧失过半,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率领少数轻锐孤军深入。结果,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庞涓自知中计,无力回天,于是自刎而亡,孙膑终于报仇,史称马陵之战。
我们后人欣赏孙膑的聪明才智,津津乐道于他的用兵如神,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司马迁对孙膑的一个最终的评价:“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则不能蚤救患于被刑。”
意思是讲,你孙膑既然那么有本事,如此精准地消灭的庞涓,为什么就不能预料到庞涓的险恶用心,避免自己成为一个残疾人呢?如果从这点来讲,孙膑并不算一个成功之人。
道家认为,一个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看清人和事物,明白时代潮流,得其时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得其时,则能够畅游于江湖之间而自得其乐,免受刑戮之苦。
孙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结果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职孙膑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庞涓抱有侥幸心理。更准确地讲,是利益加侥幸。什么样的人一旦落入欲望的海洋,智商都会归零。
在战国时代,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实现人生的抱负,一个最重要的路径就是到处游说,以获得君王和王公大臣的认同,就是我们常讲的“毛遂自荐”。一旦得到机会,可以是朝为布衣,夕为卿相。
庞涓比孙膑早出道,并且比较成功,在魏国做了大将,可以说是威风不可一世。他突然意识到,能力在自己之上的一个是老师鬼谷子,另一个是大师兄孙膑。
鬼谷子是世外高人,不可能介入这些红尘中的是非。那么,庞涓心中唯一敌人只有大师兄孙膑,除去孙膑便成为庞涓人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人性之恶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带着这样的阴谋,庞涓请孙膑下山到魏国。其实,凭孙膑的才能,何须庞涓的推荐,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谋到前途,何况他也知道庞涓的人品。
但是,在庞涓的花言巧语,和巨大的利益方诱惑面前,孙膑总觉得庞涓是自己的师弟,又有师傅鬼谷子在中间,庞涓不可能做出离谱的事情来。然而,孙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
《史记》中讲:“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招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无须翻译,读来让人心有余悸。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在急。”
这段历史已经走得很遥远,无论成败,都成为我们后人的谈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几千年过去了,人性这个东西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我们看历史学文化,就是要增加生命的定力,明白人世间的是非曲直。
“兵者,诡道也。”孙膑是学兵法的,这是他的祖辈孙武对战争的判断,怎么可能不清楚?然而,孙膑的问题是只知其兵而不知其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只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专家,只在术的层面造诣极深,但是,在道的层面却知这甚少。
兵家有两种,一是道兵家,二是儒兵家,当时不解其意。而今天再读《史记》,重温孙膑的人生,他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儒兵家,他只能为人所用,而不知其人何如?不亦悲哉!
而张良、刘伯温,包括近代以来的曾国藩,就要比孙膑高明得多。他们既立功于当代,又让生命的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释放,与此同时又能够在权力和利益的漩涡得以保全,才是真正的道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