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吃掉那只青蛙》时,我一直带着自己践行时的两大困惑:
当“青蛙”遇上“拖延症”怎么办?即使我知道了这件事很重要,可就是不想开干...
当“青蛙”遇上“小蝌蚪”怎么办?好不容易开干了,又常被各种小事诱惑走了注意力...
现在就聊聊我从书中发现的秘密。
当“青蛙”遇上“拖延症”怎么办?
想要解决无法启动的问题,建议试试下列方法:
(1)营造合适的工作环境。
适宜的氛围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启动的难度。
(2)“创造性拖延”
这是我在书中非常受启发的一个概念!
拖延是人的本性。成功者也会拖延。那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呢?他们选择的拖延的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人往往出于畏难情绪和及时享乐的倾向,往往推迟做要事、难事;而成功者,他们选择推迟做那些低价值回报的事。因此,既然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拖延,就去拖延那些贡献小、甚至无意义的小事吧。
(3)利用“香肠法”或“奶酪法”任务分解了再做
香肠法 - 就像把香肠切成一片片一样,把任务拆解;
奶酪法 - 每完成任务中的一个环节就在待办清单上打个孔,如同奶酪一般。
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告诉我们:青蛙要一口一口吃,否则容易消化不良。
(4)自我加压、创造紧迫感
通过设置最后期限、期许自己成为某人的榜样,或者假想自己要明天要外出度假2个礼拜,然后问问自己:那此时此刻究竟什么事刻不容缓?
(5)以乐观者心态自我激励
事情实在太难、很受挫,不愿重启怎么办?注重寻找积极面而非困在原地、注重总结经验而非长吁短叹、注重解决问题而非互相指责、注重未来目标而非过去得失,这四个“乐观主义者”特征有助我们重寻动力。
当“青蛙”遇上“小蝌蚪”怎么办?
想要吃青蛙,却为各种杂事、杂念所扰,想要解决分心问题,可以试试下列方法:
(1)首先,不要存在“多任务幻觉”。
我们常常妄图多任务同时在线,从而获得更高产出。可事实很残酷,单位时间我们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不可能同时专注,你的注意力只会在不同事务间来回跳转、耗费不休。
(2)默念“强迫效率法则”
当你面对铺天盖地的事无所适从时,向自己重复“强迫效率法则”:“时间有限,任何人都无法做完所有事。但只做那些以后能获得正面效果的工作,做与完成最大目标有关的工作,你的时间是足够的。”
(3)不要害怕说“不”
对于不重要的事,请鼓起勇气以优雅的姿态、坚定的语气说“不”。
(4)遵循“3个”定律
无论是金字塔理论还是无数现实经验验证,只要3个,绝对可以覆盖你今天90%的价值。忌贪多。
(5)成为科技的主人,而非奴隶
固定时间查看邮件,适当隔离电子产品(可为重要的人开辟VIP专线通道,其他设备在吃青蛙时关闭),采用番茄钟等为自己留出固定整块时间,乐于学习新技术以提高效率,在社交媒体中发布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以寻求社群支持...这些都为科技可以为我们所用的。
(6)专注对待他人
与他人沟通时,不要分心,100%专注。不仅适用于工作,更适用于家庭。
《吃掉那只青蛙》算是梳理完了,而这只是个开始。
我希望自己能马上践行的三点是:
(1)把目标写下来并定期检视(长短期目标、月检视中的月目标、周检视中的周目标、日记中的三只青蛙);
(2)既然拖延是本性,就拖延那些低价值的事吧;
(3)多向自己重复“强迫效率法则”,贪多嚼不烂。
最后,引用书中我大爱的一段话,提醒自己以终为始、勿忘初心。
你应该为自己设定这样的目标:工作时就全力以赴,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才能获得最高回报。与此同时,也要记得去“闻一闻路边鲜花的芬芳”。永远不要忘记你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也不要忘记你投入如此多时间换来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你和自己所爱的人共同度过的时间越多,你的生活就越幸福、快乐。
高效率,慢生活。
愿我们都能如少年般热忱的投入当下最重要的事,然后拥有更大的自由,做所热爱的事,陪所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