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
小学教材给出 像-1 -2-3 0 1 2 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
以0为界限,将整数分为三大类
正整数 0 负整数
整数的认识集中在第一学段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学段是系统梳理十进制计数法和万以上数。学生认识数从“个”到“万”是一个完整的数级,包含了整体认识的所有要素。
(1)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意义
(3)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4)理解符合< =>的含义,能用符合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5)感受万以上数的意义和对大数进行估计
数位
数位是指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小学数学教材并没有给出数位的明确概念,只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填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概念解读
①数位与数位顺序
数位与数位顺序,数位顺序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把记数单位从左到右进行排列。
个级 万级 亿级 兆级 京级
数级名和数位是按照我国四位分级的读法和记数习惯列出的,而国际通用的读法和记数法是三位分节制
②数位与计数单位
每一个计数单位都与相邻数位一一对应,协同完成计数任务,数位决定着技术单位的大小计数单位为数位计数服务
③数位与位数
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据的位置
位数是指一个数所占数位的个数。
教学建议
①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
②在比较数的大小中,突出数位概念,本质的教学。
余数的产生
余数是在平均分物品时出现剩余而产生的
有余数除法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的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一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生活中与余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周期问题,租船问题,买东西问题)
教学建议
(1)借助直观材料,丰富学生感知,促进理解余数含义
(2)积累活动经验,讲出心中的故事,内化所学知识(什么情况进一法,什么情况去尾法)教师可以设计“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