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乡的关系,渐渐变成了郑愁予诗中的那句: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大学选择离开家乡,去了省外。由于种种原因,回家的次数极少。若不是爷爷突然病重住院,我可能再没有什么机会回到老家,如此待上大半个月的时间。
那个宁静的乡村,承载着我童年和少年的全部记忆,从前觉得它太平凡,一心只想逃离这里,去远方,然后,当我真的有一天离开,而且是长时间的离开之后,心底越发觉得它质朴和美好……两年前,带着无限的欣喜与好奇去到北方。 迎接我的是让我不太熟悉却格外标准的北方同学的普通话,以及各种烙馍烙饼和种类繁多的面条,哦对了,还有干燥的气候和我很久以后才慢慢接受的搓澡文化……
记忆最深的是第一学期结束放寒假,火车在凌晨五点抵达长沙,从车厢出来的那一刻,吸入鼻腔的那一股湿润的气流,那久违的熟悉感涌了上来,不自觉地,眼泪竟然打湿了眼眶……
成长是残酷的,一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所以,故乡渐渐变成了游子心中的一种慰藉,变成了我们心底深处的一抹暖色。许久未见的家乡这两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还是照着最熟悉的那条路走,一路上发现往日的泥路修好了,公共设施完善了,路边又盖了许多新房子,甚至依山傍水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供大家休闲的旅游区,给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浮躁的当下社会,这里倒成为了一片净土,它被群山包围,长久生活在这里的是一群老人,他们会在午饭的时候打电话给好朋友,请他们来家里吃自己的拿手菜,对方来的时候也会捎带上自家菜园子里种的新鲜蔬菜,他们可能不会规规矩矩地围坐在桌边吃饭,反而喜欢搬一条小矮凳,坐在屋门口,边吃边聊,家里喂养的鸡此时也会很机智的围在他们周边,等待着从主人碗里掉落的米饭粒,偶有认识的人路过,他们也会热情的打招呼,互相询问对方是否吃过午饭了,午餐吃的什么……他们每天如此,乐此不疲。
于是,我越发能够理解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一度欣喜于我的成长,然后发现,与我成长相对应的,是曾经相识的老人越老了,村子里不认识的新面孔越多了。听着爷爷奶奶给我介绍那是谁家新过门的媳妇,那是谁家的孙子,或者路边上走着的那个是跟我一起上过小学的男孩子,以及,过去常来家里走动的爷爷或奶奶前不久已经去世了……
人来了,又走了,我虽知道这是人生的常态,可是为什么,心里却总不是滋味呢?
我多么希望见到那些熟悉面庞的时候能够笑眯眯地说上一句:别来无恙。
可是……可是……
后来,我不愿问及他人现状,仿佛只要不问,就能将印象固定在分别那天直到永恒,我愿你安好,直到再听说你其实过得不好……
年少时,我总想去远方,后来,你却成了我的远方……
在远方的我,祝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