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如懿传》的女一号娴妃在《延禧攻略》里不过是个女二、女三、女四、女五……反正不会是女一。时移世易,世事无常,主角成了配角,配角反而成了主角。这说明,没人会是永远的主角。可是,入了这后宫,哪个女人又不想做一回主角了。而要做主角,要在这吃人的宫廷生存,又哪里能够活成一朵白莲花。
初时的娴妃,真可说是后宫当中活脱脱的白莲花,秉承着“愿得一心人”的宏源,却在女人斗艳争春的环境中“不争”,只一心琴棋书画,又或者给皇帝做做衣衫鞋袜,表达爱慕之情。当然,她还独善其身,远离其他女人的斗争,既不入皇后一派,也不进贵妃一派,如此,倒是把强势的高贵妃给得罪了个彻底。最后,在这个命如蝼蚁,自求多福的后宫,她还能够对别人伸出援手,解人于危难。她的一派处事原则,真可说是对得起她的“娴”名,不辜负父亲“淑慎”的期望。
可是,竟是这样一朵白莲花,也在第十多集时,被后宫吞噬人性,成为染血的黑莲。而且,为了配合娴妃的改变,除了表情的变化,服装师还特意让她穿上一席黑袍,既是合母弟新丧的背景,也是为了迎合她的内心。再后来的缢死嘉贵人,更是黑能量爆棚,让观众惊异。
娴妃的逆转是一种极大的反差,可是,这种巨变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社会吃人,短短数字,看似简单,可是,这种人性的裂变却是常人难以想象。
我们先跳脱出这座宫殿的牢笼,用现代的理论来解读一下娴妃的心理,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的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这五个需求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着人的人生追求。
生理需求也就是物质的需求,作为一代后妃,再不济,只要还没有沦落为后宫弃妃,娴妃的生活保障是少不了的。所以,在她的悲剧发生之前,每年的俸禄虽则大部分接济娘家,可是并不影响她的生活质量。于此时,她最大的奢望也就只是帝王的“爱”。可是帝王的爱与不爱,其实都已经成为后宫女人的一种习惯。一旦成为习惯,又哪里会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所以说到底,摧毁娴妃的无非是家族之爱与人的尊严问题。
娴妃能够与世无争,其实就在于无所求,无欲自然则刚。而这种无欲,必然还要有一个后盾的支持。她的后盾虽无权势加持,可是有爱有亲情加持,也是一方利器。(父亲虽非处于高位,可是,至少高堂在,兄弟在。)可是,弟弟贪污落狱,病死狱中;父亲贿赂亲王,落狱待审;母亲撞死宫门,满腔控诉。即便,她苦苦经营,坚守底线,世界也只是回报了她一个家破人亡。而且,她还要担负起这个悲剧的责任。一瞬间,现实的无情,母亲所代表的家族的“驱逐”,亲人的怨恨,加速了娴妃“爱”的保护伞的摧毁力度。更何况是母亲发人深省的一句话:你在这紫禁城活得连条狗都不如!这所代表的就是最后的尊严的践踏。
而践踏娴妃尊严的并不仅仅是这一句话,而是残酷的现实。娴妃的心路历程,汇聚在这些事件当中:按宫规去申请一年的俸禄遭太监拒绝,而高贵妃的宫女却要了一块皮料给狗做衣服;拿娘家的首饰出宫兑换,却遭到高贵妃的侮辱。高贵妃或许是践踏所有人尊严的罪魁祸首,可是,不如说践踏人尊严的其实是整个冷酷的宫廷。就如璎珞见到怡嫔被掌掴时,嬷嬷说的那句话:“在这宫里,妃子有些时候还不如奴才。”偌大皇宫,人命轻贱,没有谁的命比谁更值钱。怡嫔自缢是因为尊严荡然无存,可是璎珞却觉得,生存才是最为重要的。人只有先活着才能给自己争取尊严。
当爱与尊严都已失去,活着也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有所支撑的活着。以前,娴妃活着或许只是为了君王的爱,而现在的娴妃活着就是为了权势为了复仇。娴妃的内心虽已黑化,可是至少她是坚强的,她知道要活着,活着为自己找回尊严。
其实,娴妃的扭曲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价值观的崩塌,信仰的崩塌。在娴妃的眼中,父亲是清官,是她信仰的根源。她相信父亲的价值观,遵循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她成为一个有底线有良知的宫妃。可是,这个教她坚守的人却成为了打破底线的人,这种精神上的背叛对她而言无异于是狂风暴雨。当精神的支柱都背叛了信仰,那么这个追随的人又为何还要去坚守。
娴妃的每一步都是艰难。这种黑化反而让人充满着同情。如果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她将还是那朵白莲花,她也许会有一段美好的结局。可是,世界,并没有对她温柔,人心也没有对她温柔。于是,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生存。这种生存就是她努力争取活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