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时,已是深秋时节,天空铅云低沉,秋雨冰冷萧瑟,树上黄叶纷飞,窗外冷风嗖嗖。孩子们缩着脖颈认真专心地读,却好像怎么也读不出汪曾祺笔下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雨……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差异“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你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美丽的雨季吗?……”学生们呆若木鸡,有的学生小声嘀咕“不喜欢”。对于“读完课文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时,有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饿……”教室里一阵笑声。是不是很尴尬?貌似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标准答案”。但是,细想一下,可不是嘛?滑、嫩、鲜、香的牛肝菌,味道鲜浓的鸡枞,甚至那丑如牛粪的干巴菌在作者的笔下色、香、味俱全,读起来都觉得鲜香四溢,垂涎欲滴。
这就是文学大家的语言魅力,这也是学生读这篇散文最直观的感受。所谓阅读体验,不应该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话题,也没有必要必须上升到某些层次与高度,只要读者能从作品中得到美好的、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学生年龄尚幼,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情感体验充分理解的支撑,他们是很难去理解汪曾祺对自己那段自由、美好、闲适、甜蜜的求学生活的追忆和品味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最真实的阅读体验,经历有差异,年龄有差异,处境有差异,阅读的情感就一定会有差异。汪曾祺散文语言直白平和、流利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只要学生能从课文第7段中读出昆明那些好吃的菌子,就是一种真实的收获。北方与南方气候迥然不同,如果同学们能够亲自来到春城昆明,能体验一下四季如春,明丽湿润的“慢生活”,那么再读课文,一定会另有体味的。
二、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性教育文言文逐渐向课外延伸是大势所趋,在学习完蒲松龄的《狼》一课之后,一道课外阅读让我不寒而栗。
原题如下:阅读《牧竖》回答问题: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本文哪两点表现了牧童的机智?我迫不及待去看标准答案,居然是这样的——1、捉住小狼,分工爬到树上。2、使小狼叫,让大狼来回奔跑,并使大狼累死。看完标准答案,轮到我呆若木鸡了。
《狼》一文中,晚归屠户在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并且是受到两只狼攻击的时候,用自己的智慧完胜两狼。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进行总结归纳,并且还延伸到了,人要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而《牧竖》中的母狼又是如何得罪了两个机智的牧童呢?他们如同游戏一般地折磨着幼狼而看着母狼在两棵树之间“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不停奔走、哀号,直到最终气绝,累死。趁着母狼不在穴中,进洞捉走幼狼;爬上树去,残忍地折磨母狼,直至其累死,这些行径谈何“机智”?我想幼狼与狗崽区别不是应该甚大,当两个无聊的牧童骑坐在树上,拧着幼狼那毛茸茸的小耳朵和小四肢,看着它们的母亲无助地在两棵树之间奔走哀号之时,脸上将是如何的狰狞……如果这也算是“机智”的话,我们的语文将失去人文的特性,我们的孩子也将会失去人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