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巴黎出差。
跟同事去巴黎出差,跟堪路一样。
来到一家豪华酒店大堂,有女生在弹钢琴,在她对面还有一架钢琴,像是斗琴时的那种摆放形式。随行的一位男同事径直走了过去,要秀一下自己的才艺。毕竟音乐无国界,也是最好的沟通语言。他站在钢琴前面,身体前倾伸长双手弹奏起来,姿势很夸张,时不时一条腿还往后踢一下,像是我跑步后的拉伸动作。开始节奏还算流畅,也赢得了掌声,最后貌似忘记了乐谱,断断续续的尴尬收场。
同事跟接待方在休息区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周围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其他客人。我单独坐在另外一个地方。虽然我坐的位置与他们面对面,不过还是隔了些距离。音乐响起,就会有人跳舞。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开始彼此互相邀请,要嗨一起嗨。听到一首很熟悉的乐曲,像是抖音里比较流行的那种,有位亚洲面孔的女服务员也跟着人群跳了起来,从她努力想跟上音乐哼唱的奇怪口型和偏离节奏的扭曲舞步来看,跳舞这项运动还是需要点细胞和天赋的,不能强求。
结束已近黄昏,我跟在同事后面下楼出门,来到大街上。之前打开行李看过,庆幸自己带了相机和三脚架,我要去拍夜景,巴黎的夜晚美的一塌糊涂,上一次来还不懂,这次一定不能错过。同事问我用什么导航,我说谷歌和百度地图都可以,即便没有3G或4G信号,手机的GPS信号足够用了,上次我自己去奥地利旅行就是这样,很顺利。同事走在我前面用家乡话跟她父亲打电话,语气有点不耐烦的样子,跟平时的她不太一样。
我回到家乡,下坡往老屋方向走。小路中间有一块田,田里到处是鸟,像是鸽子也像乌鸦。我拿到一棵树的3D模型,绿色的树叶上有一些很肥的浅绿色的豆虫,我用筷子用力把它们挨个夹死挑出来扔掉。
第二部分,李敖大师的家。
我在李敖大师的书房里,左边是书柜,门在前面右侧靠墙的位置,像张老师的书房格局,右边有一个电脑桌。书柜下面是一个皮质的长条沙发,沙发上有几个靠枕。靠枕也是皮的,质量很好,只是摸上去有点硬,使用了很久的样子。外面收旧货的人都在等着这个皮枕出售呢,看来有些东西已经被卖了。
太阳落山了,屋里光线开始变暗,我一个人在刚过世的李敖大师的书房,开始有点害怕起来。去门口找开关准备把灯打开,灯没有反应。这才想起来在访谈节目里大师曾说过,他家的门和电器是有语音识别功能,一般人控制不了。我开始有点紧张,天越黑就越怕,像通关密语一样的语音内容,还会有谁知道呢。想起了大师关系很好的陈文茜,我要给她打电话问一下。
像是打翻了镜头,一个伸手去拿手机的动作一闪而过。
2018041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