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段漫长且充满风险的历程,有希望、有目标、有帮手和爱人,也有敌人,未知风险和好运并存。——《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阅读《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四章:摆脱困境和第五章:制订你的“奥德赛计划”。作者通过这两章的内容带我们进一步进入到跟深的实操层面。这是两章需要用手、用纸笔来阅读的内容,而不是仅仅读过就算数的。
就像我们了解再多设计思维也不能真正学会设计。只有把头脑中的想象落实到手上,去画出来,去做出来,在纠正、改良、迭代、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头脑中的想象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在第四章:摆脱困境的内容中,作者要帮我们解决的是思维僵化的问题。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当我们面临困境或是需要作出一些选择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常常没有真正打开。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经过从小到大的学习教育,我们脑海中的解决方案通常少的可怜。而且我们也很不习惯设计多个方案。总是满足于第一下想到的那个方案。
就像读书时候做数学题一样。普通的学生目标通常是赶紧把这道题做出来。能做出来,并且做对就已经不错了。我们的目标是解出正确答案,赶完作业。
但是,学霸常常在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之后,还会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其他解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更换了条件,如果这样或者那样问,会有什么不同?
于是,同样一道题,我们满足于把正确答案算出来。学霸们把一道题做出了至少两道题、三道题的效果。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脑力与脑力之间的鸿沟就这样在一道题、一道题的解算中,在一天又一天的学习中慢慢拉开。
所以,既然我们认识到人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那首先就要从思维着手。作者给出的工具是我们很熟悉的“思维导图”。在这里,思维导图发挥的是解放思想的作用。通过对一个主题进行不断地思维拓展,通过一个词接着一个词地联想,通过不带评判地让我们的想象力不断发散、再发散,疏通我们已经僵化了的思路,打破各种各样的限制性信念。
连想都不敢想,连想都不去想,那就更不要说去做,去改变了。
但是这个想不是我们托着腮帮子单单在头脑中想象就好了,而是要手脑并用,把头脑中的想象通过笔流淌到纸上,让我们能看到,并触发新的想象。
所以,在读完这一长之后,我要每天花个几分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创造力的训练。
同时,这里所要绘制的思维导图,是要建立在前几章提到过的“美好时光日志”上的,所以每天或者隔三差五记录“美好时光日志”也必须纳入行动。因此我会说,这是一本需要我们心眼手脑并用才能读好用好的书。
在第五章:制订你的“奥德赛计划”中,作者将手把手教我们制订“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计划”这个名字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以此隐喻人生如一场探险,作者认为:“人生就是一段漫长且充满风险的历程,有希望、有目标、有帮手和爱人,也有敌人,未知风险和好运并存。”
主要做法是让我们写出未来5年的3个版本的人生计划。而这3个版本的人生计划没有好坏之分。它们不是我们认为的Plan A和Plan B的“正选”和“备选”的关系。而是我们都渴望,也是可以实现的版本。
就像我们惯常认为的“隔行如隔山”或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维定势一样。花大力气做了A、实现了A这个身份,就不能做好B。
可是事实上,有太多太多的人,无论是功成名就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是看似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很多人都同时在不同的领域做到很高的水准,多种身份和角色可以轻松转变,毫无违和感,一点不拧巴,甚至还能相互促进。
作家冯唐,可以写出畅销作品,也是能治病救人,还可以做风险投资。
滑雪少女谷爱凌可以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在雪场里翻飞,也可以考进顶级名校,在竞争中秒杀99.8%的同期考生。
顶级明星可能离我们很远,但是也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却有闪闪发光的宝藏面。
光是在北京冬奥的赛场上,就有很多参赛者、得奖者从事着五花八门工作,有的甚至比我们还要“普通”。有得了冰壶冠军的体育用品商店的店员,有26岁才开始练习雪车的工程师,有白天卖咖啡晚上训练的花滑运动员,有退役后想去当个卖枫糖浆农民的冠军。还有一位北京铁路调度员还在冬奥会中担任了冬季两项项目的裁判。
闪亮亮的人生,并不是让我们多么有名、多么有钱。而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光彩,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发挥了自己的擅长,散发了光和热。
与其焦虑、纠结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这样了,不如拿出纸笔,跟着作者的提示,开始制订属于我们自己的“奥德赛计划”。
抛弃各种限制性信念,真诚地检视自己和当下的生活,好好地为“已经在做的事”、“如果第一种选择无法从事,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想做的事或想过的生活”这3个5年计划版本吧。
正如作者所言:“摆脱惯性思维,不要思虑过度,立刻行动起来!”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