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伯已90岁的高龄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经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老人的命保住了,可老人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的境况,让子女们揪心,唯一的儿子携儿媳从千里之外的厦门赶来,轮流侍候垂危的老人。
老人的儿媳李姐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看到病重的老人,眼泪簌簌地流个不停,细心地给老人喂水喂饭,一口一个爸的叫个不停。姐妹看她辛苦劝她回去休息,她却说:“我还能坚持,这些年我们没能在老人身边尽孝,作为唯一的儿媳,我一定要坚持。”
通过交流知道,张老伯唯一的儿子张英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厦门工作。几年后在那里结婚、成家、生子。工作的原因很少回家,晚年老人一直跟随三个女儿轮流生活,张英华只能给老人家寄钱尽孝。老人有时想儿子,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张英华居家太小,老人的心愿一直未能成行,在两代人的心里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遗憾。儿媳李姐明白老人思念儿子的心情,只要工作和时间允许都会来到老人身边略尽孝心。
李姐给我说,结婚之初第一次踏进张家的门,她给老人买了很多东西,对进门的儿媳老人没有丝毫的表示。李姐心想自己毕竟把老人的儿子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千里遥远见面不易,或许老人心里还是不很舒服,想想也就过去了。每次来到张家,李姐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老人高兴满意,总是把可口的饭菜端到老人的面前。老人爱吃水饺,李姐变换着花样包各式各样的水饺,直到有一天二位老人说:“小李包的饺子好吃。”李姐的心不知有多高兴。只要老人高兴,各种委屈在李姐的心里荡然无存。
李姐说:记得婆婆有一次生病,很严重,夫妻俩请假速回,把上高中的儿子独自放在家里。老人出院后的一个清晨,李姐知道婆婆爱吃面条,就给每人下了一碗面条,一个鸡蛋。当李姐端起碗的时候,发现自己碗里的鸡蛋被婆婆夹到张英华的碗里,李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是宽慰自己,心想老人家疼儿子也就是疼自己了。她不知那碗面是怎么吃下去的。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每次李姐都自我宽慰,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老人吧。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回家次数的增加,渐渐的老人家认可了这个儿媳,也时常情不自禁地夸李姐。
有时张伯清醒的时候,看着坐在床边给自己端屎端尿,喂水喂饭的李姐时,紧紧地握住李姐的手说就说:“你实在厚道,知道疼人,心眼好,是个好儿媳。”那一刻李姐泪流满面,看着即将离去的老人,过去所发生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曾经的怨恨在那一刻化作了清风。李姐曾经说,老人的话说出的时候,让我终生难忘,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才知道生命的脆弱和生死离别的含义。作为晚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埋怨老人,也没有任何理由抱怨过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老人平静地驾鹤西去。
大约一周的时间,张伯因脏器衰竭合并感染走了。在病房,在幽静的灯光下,李姐抚摸着老人的手,陪他说话,给他喂水喂饭的情景,成为永久的定格。
(t=R�+W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