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镇有个小卖部,云边镇是故乡,是祖祖辈辈埋葬的地方,小卖部是家,地方不大却足够挡风遮雨。小卖部有个王莺莺,还有她平凡的外孙刘十三。
可刘十三,不想平凡却天赋平平,硬是把平凡折腾到卑微,卑微到使劲干一份一点也不擅长的事业,卑微到使劲爱一个一点也不爱自己的人。
人吧,有时候明知道走错了路,也要使劲走,玩了命的走,走到一点儿光亮也没有,再狠心把回头的路也断掉,幻想一个不可能得到的回报,证明自己没有错的一无是处。
就像赌徒输光了家底也要压上底裤;就像被人一骗再骗还抱有傻子一般的幻想;就像遇到屁大点事,就歇斯底里掀桌子摔板凳的怒火;就像遇到屁大点困难,就跪地下哭个没完没了的哀求,再掏出什么梦想、什么尊严,心理崩溃的坦坦荡荡。
刘十三就是这样一个心理脆弱的人,笨、反应慢,干什么都干不好,好在心地善良、好在有人爱,真的爱。
王莺莺,他姥姥,真爱刘十三,人狠话不多的那种爱,一边抠门又一边砸锅卖铁帮刘十三的那种爱,开几百公里拖拉机接刘十三回家的那种爱,平时的爱像涓涓细流,情到深处就是疾风骤雨。
程霜,一个美丽又勇敢的癌症患者,真爱刘十三,刘十三困难时,程霜是超人,孤单时,程霜是哥们,无助时,程霜是军师,在刘十三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生之中,仅有的那些不普通的星光灿烂和风花雪月都来自程霜,我不懂程霜为什么这么爱刘十三。
球球,8岁的小孩,只有一个神经病父亲和一个残破的家,真爱刘十三,当刘十三满怀热忱的寻找六便士的时候,可怜又可爱的球球教他抬头看月亮,我不懂受尽生活的惨淡和不公的球球,怎么还能这么热爱这个世界。
直到我看到下面这段:
程霜溜进院子大喊:外婆,今晚吃什么?姜片和蒜瓣在油锅蹦跶,王莺莺把砧板上的鲫鱼一条条放下去。她忙着浇滚油,笑着回:“自己看。”
程霜吞吞口水:“外婆,太丰盛了,刘十三要结婚?”
王莺莺合上盖子任锅中咕嘟:“你都没点头,他结个屁。”
她瞅瞅专心剥蒜的球球:“球球今天有什么想吃的?”
“想吃甜的!”
“那我们做个宫保虾球好不好?”
“好!”
灯火通明,欢声笑语,这是刘十三回到家脑中浮现的第一句话,特别俗套,特别贴切。
可能,他们喜欢的不是一个人,他们喜欢的是王莺莺和她的小卖部,喜欢的是和刘十三在一起团团圆圆、蹦蹦跳跳、跌跌撞撞的时光,他们觉得每一个“今天”都很幸福,没什么原因,就是觉得幸福。
幸福,就是相爱的人坐在一桌吃饭,吃了这顿,还有下顿。
幸福,就是活在今天。
刘十三不懂,程霜懂,球球懂。
刘十三不懂,因为他心里装着昨天的牡丹、装着明天的事业,唯独没装着今天。
程霜懂,因为她活不长,没有明天,只有今天。
球球懂,因为她没有家,一家人和一顿饭,既是球球的今天,也是球球渴望的明天。
我们拼命追求的幸福,可能是别人过腻的生活,我们过腻的生活,可能是别人拼命追求的幸福。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那么现在已经是昨天的明天,为什么还要为了明天奋斗?为什么不能为今天奋斗?
我们习惯用一个想象的明天去激励自己,如果明天想象不到,那就让今天“顺其自然”,仿佛努力和明天永远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工作是为了明天,所以应该努力,生活对明天没用,所以敷衍应付。当我们对生活敷衍,那么生活就会失去光芒。有一天,当工作没有了前景和明天,我们又对工作敷衍,那么工作也会失去光芒,直到整个人生黯淡无光。
有多少无力追寻明天,又扔了今天的普通人,眼里一点光芒都没有。
程霜在遗作中写道: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爱你,你要记得我。
纪伯伦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追寻爱情,而只是去爱,你不再追寻成功,而只是去做,你不再追寻成长,而只是去修炼心性,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无畏得失、无问西东,把每一个今天过成花儿,生命得有多灿烂。
是吧,刘十三。
"人和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越来越向往一段舒适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谈到天明,也可以面对面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不用绞尽脑汁的想话题,也不用去迎合去讨好,就自然舒服的呆在一起。张嘉佳的故事里,总有温情,总有过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讲的是爱情的错过,《让我留在你身边》讲的是人与动物的温馨。而《云边有个小卖部》讲的是一对祖孙的温情故事。“云边有个小卖部,货架堆着岁月和夕阳,背后就是山。梦里小镇落雨,开花,起风,挂霜,甚至扬起烤红薯的香气。每个墙角都能够听见人们的说笑声。老人靠着躺椅假装睡着,小孩子偷走了一块糖,送给一个姑娘。泪水几点钟落地,飞鸟亦要去向何方人们聚和离,云朵来又往。讲故事的人,总有一个故事不愿讲,时光飞逝,悄悄话变成了纸张。”故事温馨又略带一点感伤,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希望,悲伤,明亮,梦想,令人温暖而又感动,不由得想起童年和故乡。
这是第一本让我看完久久不能平息的书,也是第一本看完忍不住哭的书,为小说中人物的结局而哭,为现实中的自己而哭……书中的故事太贴合实际,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经历的,无奈也好,悲伤也罢,该来的最后都会来。外婆王莺莺老去了,热情开朗的程霜与疾病抗争二十多年后也离开了,好在不幸而懂事的球球能与刘十三为伴。
“从桥上望去,桥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刘十三”,刘十三很普通,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角色代表了社会上最普遍的一群人,他们为生活奔波、苦恼,但有爱有温暖,他们是最朴实的一群人。希望可以和悲伤同时存在,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
《云边有个小卖部》让我意难平,一直在纠结“坚持还是放弃”,我于书中找到了答案,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人生苦短,别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
我爱你,你要记得我。还是把很多人都推荐过的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看完了,嗯,怎么说呢,就是各个年龄阶段有各自适合看的书吧,不能说这本书不好看,只能说它已经不适合像我这样三十岁左右的人看了,因为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离青春太遥远了,已经感受不到青春的热血与激情了,看到别人的爱情故事也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了,关于亲情方面还是可以的,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的,反正于我而言就是如此。
很多人评价说这是本让人哭着看完的小说,但我在看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要吐槽,但又不敢,害怕别的读者看到我的评论说我杠精,说我冷血,毕竟这本书的读者基数是真的大,评价也是真的高。可是我还真是觉得不吐槽就快憋死了,于是我忍不住在微信群里给姐妹们吐槽,哈哈,一时也是欢乐多多。
书里面集结了离婚(主角刘十三的爸妈),弃子(主角爸妈都走了,留下主角和外婆王莺莺一起生活),劈腿(刘十三女朋友脚踏两只船),失恋(刘十三被劈腿),绝症(主角的青梅竹马程爽),癌症(刘十三的外婆王莺莺),死亡(外婆和程霜都死了),嗯,反正你能想到的所有狗血的剧情,这本书里基本都有,除了车祸。对了,还有刘十三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交不起房租电费等等。
说实话里面的年轻人塑造的我都不怎么喜欢,倒还是蛮喜欢外婆王莺莺的,她活得挺酷,会抽烟,会喝酒,会开一夜的拖拉机,开二百里路,把刘十三从城市接回镇上,会做好吃的饭,会打麻将,在小镇上开了一辈子的小卖部,还把外孙照顾的很好,最后得了癌症死了。这样的老人真的挺酷的。至于里面的年轻人嘛,我就不好多做评价了,年轻人嘛,任性一点,矫情一点都是应该的,毕竟谁不是从这个年龄阶段走过来的呢?
还有,我感觉这本书写的真的太适合拍成青春电影了,甚至都可以不用编剧,书就直接可以拿着用,里面对话,场景什么的写得非常细,看着和剧本也差不多了,我在看的时候一度脑海里都会出现相应的电影画面,也是绝绝子。
哦,对了,如果你是20岁左右,那么我建议你可以看一看,如果你像我一样三十岁左右,那么,呃,你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