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坐飞机依然很新奇,不过多了份淡定,即便是一个人。这次坐的是小型飞机,相邻座位间隔非常局促,魁梧的人稍显压抑,我不在此列(呵呵)。靠窗的座位能让我轻松看到飞机在云海中穿梭,熔金似的大月亮和我们比肩而行。
飞机降落在龙嘉机场。整座城市笼罩在迷离的雨中;雨珠滴落掌心,带来丝丝寒意。即使跑到100公里外的吉林市,还是未能逃离那片雨幕。放眼望去吉林市老城区景致和南方县城差不多。
吉林出租车很便宜,每2.5公里5元,乘坐公交车到丰满水电站花费3元。丰满水电站建于1937年,由日本人首次建造,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与东北电力技师学院毗邻,离松花湖景区很近。从松花湖游船码头走水路到五虎岛,需一个小时(机动游船)。船在湖中行,我于舱内看闲云,两岸风光旖旎映眼帘。
五虎岛也叫五虎山,分为东西两岛,中间有桥相连。相传这里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当地百姓深受其害,遂向长白山神求助。山神派五只猛虎下山与之搏斗,恶龙大败,逃至石龙壁前,遇山崩压死在石龙壁下,五虎也因受伤过重而相继死去,化成五虎山。从高空航拍,五虎岛形状犹如五只东北虎嬉戏于湖水之上。岛上塑有五虎的腊像,此外并无奇特风景,林木尚且葱茏。从望湖台眺瞰松花湖,碧波万顷,漾漾生光,宛若天地间铺开的一轴绮丽画卷。
东北的天空辽阔而深远,明澈的天穹点缀着洁白的云朵,让人心旷神怡。长春,这座被誉为“北国春城”的城市,白天炎日当头,夜晚凉风习习。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长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气息。与吉林相比,长春在绿化和城市规划上更显规整。
客车不守规矩,我未到目的地就骤然弃我于陌生的街头,一股莫名的不安与细微的恐惧悄然爬上心头。这一日的阴霾,在探访一汽集团的工业辉煌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医学殿堂后,被傍晚一抹如血残阳温柔地化解。当夜色悄然降临于文化广场,一日的喧嚣与活力方兴未艾,我缓步其间,慢慢放下心中戒备,享受着夜晚带来的惊喜。
伪满皇宫位于长春市光复路上,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宫殿,从1932年到1945年间,溥仪在日本当局的指使下,建立了满洲帝国,在这里生活起居并从事政治活动。
从西门进,有跑马场、马厩和百年机车馆。往东入兴运门,左侧是宫内府,右侧往南依次分别是畅春轩、植秀轩和西御花园。继续往东走,来到最大的主体建筑同德殿,这是外墙贴覆米黄色面砖、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三层建筑(有负一层),楼内装饰采用中西结合,是溥仪及其家眷日常生活的区域。由此,往北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往南有辑熙楼。其中勤民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接待来宾、赐宴、从事祭祀活动的场所。再往前是东御花园,园内有假山、养鱼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最东边是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陈列着日军侵占我国东北的历史、伪满洲国史和伪满宫廷史。
身为南方人的我,对一家名为“一锅出”的餐馆充满了好奇。服务员呈上一个装满各式蔬菜的篮子,里面有鲜嫩的青菜叶、脆爽的萝卜秧、清新的黄瓜块以及辛香的大葱梗等,随后上桌一口超大铁锅,其尺寸貌似我家的炒菜锅,里面炖着色泽诱人的酱骨头,上面覆盖一张巨大的面饼,下面藏着粉条和土豆,这便是传说中的“一锅出”。北方人偏爱的这种大锅大盆的盛菜方式,让人感到满满的豪情与实惠。面对如此丰盛的美食,我尽情享受,吃到肚子滚圆。
长春的道路命名颇具特色,多爱称“某某大路”,除非很小的道才叫“某某路”。道路两旁是大白杨,其间点缀着紫色的丁香。长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不少历史建筑,其中一些被用作办公场所。在东北,水永远那么冰凉,风永远那么峭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