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方人,被现代商业和大众传播所裹挟,20岁之前认为元宵和汤圆是一种东西。
20岁后的某一天,看到电视上在播某品牌汤圆制作过程。一个女师傅技术娴熟,拿起一片面皮,往里填馅儿,然后捏紧,双手滚几滚,一个圆圆的汤圆成型。
显然,这与我的认知有偏差。从小看到元宵的制作过程是老师傅把馅儿放在竹篓里,随后两手发力,在面粉或是其他粉状物里滚来滚去。
那时才知道,汤圆和元宵不一样,南北方的饮食和制作差异可见一斑。并固执的认为,随手捏圆的汤圆远不及耗时耗力滚出来的元宵有灵魂。毕竟,耗费时间与精力寄托了一份虔诚。
随后的潜意识里,对汤圆又多了一份轻视。原因是元宵并不容易买到,在传统年节里这是十分让人懊恼的。而汤圆摆满了大小超市的冰柜。元宵,败在现代商业洪流中,也预示着北方文明的凋落。
早已分不清
我看问题并不喜欢深究,对大部分偏执的看法会一直保持,以至于看不到美好事物美好的一面。
下班路上,打开广播,fm107正播着和元宵节有关的节目。汤圆和元宵是绕不过的话题。主持人说,广东人吃汤圆并不是在元宵节,而是在除夕,其他各地食汤圆亦是各有讲究。
岁月浅留痕
此刻方才领悟,每个事物都有存在的道理,灵魂在传播中更加深邃。
车到北环桥,抬头望天空,一轮明亮圆月散发万丈光芒,内心对传统年节的热爱更加深厚了。
年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