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单位运动会男女搭配的老师赛,感觉自己好像年轻了十岁,脸上露出了一丝邪恶的微笑。别想歪了,根本没有那个意思,我就是简单的想打打球,出出汗而已。
的确这段时间仿佛陷入了一段停滞不前的状态,估计是因为秋燥,影响睡眠的原因。没看错,秋燥,影响肺部,也会影响睡眠的。秋季气候干燥,很多人都出现嘴唇起皮、喉咙痛痒、鼻子干燥的问题,严重的还有便秘和失眠的现象。晚上明明喝了很多水,可是还会半夜渴醒,还有的人心烦意燥,无法安眠入睡,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很差。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降低节气的影响呢?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顺时养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养阴润燥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而现一派燥象。五脏之中,肺应秋季,又“喜润恶燥”,“燥易伤肺”。秋季饮食不宜进食辛辣燥热之品,容易耗伤阴液,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可选择白萝卜、杏仁、百合、银耳、莲藕、莲子、山药等食物。在药膳调补中可加入诸如沙参、百合、麦冬、枸杞、玉竹等滋阴润燥之品。当然药膳要在结合自身体质的实际去应用,不能盲目照套。建议以食补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