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和一尊双面神像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现在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 而我们的生命就是由每一个现在的碎片组成的。那且让我们活在当下吧,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纪德曾言: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此话然矣,我们生活在等待中,在等待中感受生命的未知,但等待并非坐以待毙,而是活在当下,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每一种可能的未来,相信一切都会因时而至,应运而生。
当他终于思考透彻,当他明白了死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在他之后,谈生是奢侈,论死是矫情。他决定以残缺之躯把每个现在都活得圆满。他就是史铁生,人活一辈子,他只活半辈子,病痛的折磨,迫使他面对生死。他想过死,所以才想过生,他笔下的文字就是他活在当下最好的证明。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正是因为她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生死别离在所难免,只有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所以她才用笔将回忆化为文字长存。
反观当今,多少人将希望寄予未来,将现在交给过去,沉溺于过去的遗憾中无法自拔,或痴想未来的美好而忽略了现在是未来的路。又有多少人好高骛远,只喜欢幻想,而不肯踏踏实实做小事;或者怀念过去,空自嗟叹,却浪费了眼前时光。有人误将活在当下等同于及时行乐,因而虚度了光阴却不自知,浪费了生命却以此为借口,孰不知“当下”是有前因与有后果的,它建立在我们今生的生命经历之上,也建立在过去无数生、无数劫的基础上,所以“活在当下”并不是指今朝有酒今朝醉,忘记过去、不顾未来。
当生命无法倒退时,我们唯一的选择便是前进。活在当下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积极热情地面对现在,不在未来中寻找过去,抓住现在每一瞬间的新奇。雄鹰陶醉于翱翔,夜莺陶醉于夏夜,我们也应陶醉于生活的激情,感受每一次日升月落的独特,感受清风的每一次爱抚。
丰子恺曾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这是活在当下的生命最好的状态,不为未来的未知感到迷惘,不为过去的遗憾绊住脚步,只让生命的这一刻丰盈充实。
生命不是徘徊,不是等待,生命是这一刻的精彩,是这一瞬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