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一座城市是有情绪的?你如果来到南京,静心感受南京,你一定会被某种情绪所感染……
当我前往中山陵,于群山掩映的苍翠间,在据说共392级的石阶上走走停停,怀想那位毕生追求“天下为公”的伟大人物。这时,南京是气势恢宏又庄严肃穆的。
当我站在高楼的玻璃窗台边俯瞰玄武湖,甚至整座金陵城,这时,南京是居高临下又时尚前沿的。
当我漫步在南京大学,走过爬满青藤的古朴建筑,与一波又一波的葱绿相遇;当我走进东南大学,慕名找寻《人民的名义》、《致青春》的取景点,却被漫天的梧桐落叶打扰得不知所措。这时,南京是底蕴深厚又娱乐八卦的。
当我在夫子庙与人摩肩擦踵,在孔庙、学宫、贡院之间转来转去,几近迷路。孩子们拜谒孔子祈福,写下自己“逢考必过”的愿望。这时,南京是源远流长又高山仰止的。
当我在秦淮河边,看岸上游人如织,建筑流光溢彩,河上船声浆影,脑海里自然而然蹦出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她们不仅艳绝秦淮、多才多艺,更是侠骨柔肠、深明大义,活活羞煞那些失节的所谓名士。这时,南京在我眼里金迷纸醉却交织着一丝清明……
但是无论怎样的变化多端,提到南京,总会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为什么这座城总是逃不开悲怆的底色?悲愤的情绪?
因为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金陵城,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屠杀、奸淫、掠夺、放火。昔日繁华六朝古都,瞬间成了人间炼狱,超过30万同胞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基础上,于1997年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与德国人的《拉贝日记》、美国人的《魏特琳日记》一起,成为向世界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滔天罪行的铁证。
张纯如的书,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此后,她不断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恐吓,在准备写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在菲律宾受日军虐待的历史时,再次面对残酷史实,触发忧郁症,最终在自己车内拔枪自杀,风华正茂的生命终止在36岁,令人扼腕叹息。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的,永不忘却,也不忍回望。原谅我,给大家带来这些血淋淋的文字,也许将来孩子会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的79年。”这是2016年知乎上最赞的回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有南京大屠杀,后有钓鱼岛事件。只有真正强大的我们,才可以强势回应“钓鱼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吾辈当自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可是非常让人遗憾的是,问到今天的日子,很多的年轻人,一脸懵逼。甚至不少人说,公祭日,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最令人扼腕的不是环境的污染、食品的安全,而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失去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据调查,中国大学生能说出曾祖父、曾祖母名字的人不到百分之一,据说这在古代科举时代,这些人恐怕连考试资格都没有。科举考试时除了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外,必须要填写曾曾祖父以下祖辈和父辈们的履历,既所谓五服之内。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传承,但改革开放后,一味追求的是创新和革新,或许要让脚步走的更快,把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当成了包袱,统统摔下了。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忘记自己的过去和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段国耻、国难,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创伤。我们回忆这段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悼念在这场屠杀种死难的同胞,为了能从这场屠杀中吸取到历史的教训,我们的纪念并不是为了要延续仇恨。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看到的是受难者的尸骨,孩童的衣物,被强迫去做慰安妇的中国妇女的影像,以屠杀为乐的日军的黑白照片。看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墙上那一个个残缺不齐的名字,档案墙上一盒盒沉重的卷宗……我们需要纪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纪念的初心。我们要纪念的是那些在屠杀中死难的同胞,而不是纪念屠杀本身。
公祭日是人民的心愿,是对灾难的铭记。我们悼念为民族存亡而战死的烈士英灵,我们悼念因战争罪行被伤及的无辜冤魂。我们公祭是为抚慰那被创伤的民族心灵,我们公祭是为昭雪那被杀害的30万亡灵。那一天是中国人民的灾难日,那一段时间是中华民族的危亡期,全国统一战线、团结起来抗争。铭记灾难,让我们敬畏生命;铭记灾难,知耻而后勇。
公祭日是和平的警醒,是对战争的痛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自越战以后我们接近40年再没打过仗,和平的环境给我们提供了迅速发展、壮大的机遇。而今,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前所未有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富裕的日子让部分人滋生了和平的积习,忘却了战争的痛苦。公祭日是和平年代的警钟、是对战争的深恶痛绝、是前进路上的鞭策、是民族复兴之路的回望。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在100多年前写下的《少年中国说》,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我们应该传递给下一代这样自我鞭策与奋发图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