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六(8月5号)加班时,老婆电话告诉我,她买了很多东西,而且店家搞活动又送了礼品,我听到后心理的反应是你之前买的很多东西,有的一次都不用,有的就用一两次,就压箱底,真正使用率高的少,我想这次购买的这些是使用频度高的物品吗?另外她也老强调在做整理收纳,你要记得你的初衷:对物品要简单、实用、清晰、高效、合理;最关键的是,这几年老人帮我们看小孩,与我们住一起,每当她要扔东西的时候,都是大张旗鼓的扔,先把要扔的东西摆客厅放很久,宣称要扔,又不及时清理掉,或低调点,私下整理打包清理掉,老人节俭念旧,看到很多东西没用旧、或坏掉,总想留着以后也许还用的着,扔掉可惜,甚至是心疼;但是她从不从老人角度考虑一下,体谅一下老人,每次处理东西与老人都是一场大战,提醒她,她只注意到我舍不得扔,完全看不到我还说了别的。
我一听到又要往家里拎很多东西,感觉这是又要起冲突的架势呀,我身体感到有些紧张,直接带有责备地回复老婆:买了这么多东西一定要有用,不能不用或用一两次就扔了。
情绪伤痛:小时候家里打架场景很多,但是我又无能为力,父母打架受伤最重的总是小孩,不管谁输谁赢,给我留下的都是累累伤害,而且这些打架的场景会积累记忆在身体里,头脑里,总是能不时重现。小孩不知道分辨此事谁是谁非,但最亲近的人面目狰狞、歇斯底里的打架的气氛留给我的总是深深的恐惧,伴随着我影响的一生。面对想象中到来的冲突,总是有一些恐慌或逃避。同时父母在吵架时,总是责备对方,是对方的错,对方的不好,来验证自己的正确。在教训我们时,也总是指责我们的不是,他们就是高大上的。
限制性信念:我的家庭生活中不能有冲突,担忧面对即将发生的冲突;有冲突也是你的错:不是你方式错,就是你内容错,或者你态度错,或者你的冲突的时间错。
真相和可能性:真相是我基于以前的记忆不相信她能对自己行为负责,不接纳她本人,以为自己看的比较透,认识的比她深,而作“善意提醒”:要...,不要...。事实上潜意识是对她的负面评判,美之名曰是我等待、帮助她成长,实际是她需要对自己负责,也能对自己负责,能购买的东西是自己目前需要的。是我没有去看到。
而我自己对自己不接纳,对自己不够信任,对自己不够有信心,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投射到她的身上,变成了一种指责。指责她“要...,不要/能...",实际是逃避谴责自己,逃避谴责所受的痛与屈辱,而外向去谴责他人。
回应和选择:听到老婆的采购物品的话,可以接纳她能为自己负责,接纳她采购的行为,可以了解她买了一些什么东西,各有什么功能等,我们放置在哪合适,只是去看见,而不去评判或者担心。